明代“高考”中,如何防范考官“舞弊”?

2020-12-05 00:03:19 作者: 明代“高考”

二.明代为了保证考官公正在考官入院之后锁住内外门隔离考官并且考官需要立下公平的誓言

1.明代在考官进入院中之后院内外门被锁,考官不能私自出入

在明代的时候为了可以保证考官公平、公正地参与到科举的各个环节之中会对考官进一步进行隔离,当考官进入考院的时候就会命令提调官、监试官就会锁住内外门,考官就不可以随便进出了。这个时间段一般是会长达二十一天左右,而特殊情况出现的时候,比如说送考卷、物科等工作就需要提调官和监试官两人同时打开门,层层检验进入大门,一旦完成立刻下锁。

而到了之后因为参与到阅卷、收卷过程的人数较多使得政府不得已下令把内门的墙壁堆得更高,然后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开门,各个需要的东西在这个时间里面一一往里送进,按照考号分批取东西。之所以这样其实就是为了可以对考官进行隔离使其不受外界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公平地命题和阅卷等。

2.明代考官不管是在乡试还是在会试前都需要聚集到一起进行集体盟誓

我们发现其实在明代之前并不知道考官在参与到考试之前是不是需要集合在一起集体盟誓,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到了明代的时候小到乡试,大到会试其实都是需要考官在入场后集合在一起进行类似我们现在的宣誓活动。

其实明代考官集体盟誓就是考官需要在一个庄重的环境氛围下向中国古代最高的精神信仰——天,表达自己不会违背初心,尽力为国选拔人才,不辜负朝廷的信任等的决心。在那个时候的人们心中其实誓言有着很重的分量,其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于其行为的约束作用。

三.明代政府为了避免出现试卷漏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并且对漏题情况进行严惩

1.明代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对漏题采取了防患于未然的制度

在明代的科举相关规定之中,不管是乡试还是会试一共都需要考三场,第一场考涉及到四书五经中的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语五条以及表、诰、诏各一道,第三场考策五道。明代为了可以保证试卷不漏题明确地规定乡试、会试的全部考题都需要在锁院之后由主考官主持在考试前的一天秘密在封闭情况之下拟定。

其对于科举考试的命题很是严密,一般在考试前一天的下午三点到五点进行,完成之后马上就让匠人进行刻印。在皇帝看了表示同意之后,提调官带着试卷把试卷分发给各个考生。

我们发现正是因为留给出题者的时间不长,而出题整个过程其实还是由主考官的心思为主,这就使得一般主考官会预先构思好试题,这就使得题有了泄露的极大可能。比如说曾经一场会试学士靳潜担任副主考,提前构思好题目却被家里的佣人知道卖给常州一个举人以千金。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使得在嘉靖年间的时候,为了可以防范考官因为预先想好题目导致漏题所以明确规定,所有的试题都不可以提前构思好。这个制度还不算完善,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其才渐渐被完善。这个时候的考试题目都不再是由主考官预先构思,而是由同考官构思拟定,主考官随即抽取题目。

2.明代对于防范和惩罚在试题向皇帝进题的时候漏题有着一定的方式

我们发现在各个考试中只有在会试这一环中需要向皇帝觐见,这个时候每一科题目都需要向皇帝御览,同意之后才可以交由礼部负责开始考试,这一环节就给漏题提供了可能。这使得在明代朝廷规定在每次考试前考试官需要把试卷所有密封起来,不可以让进题官看见使得题目泄露。

也就是说其会在试卷命题完成之后用黄纸密封好放进筒中,筒外用黄袱包住,时间到了之后进题官也就是礼部尚书在帘子外等待执事官给皇帝觐见后同意。这个过程两个人不可以有任何的交谈,但是这个时候也是考生进场的时候,这就又给漏题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