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墓内长眠救驾有功的潘总兵

2020-12-04 23:54:41 作者: 蝴蝶墓内长眠

墓庙神龛内端坐着潘承家塑像

台海网12月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慕美山头有一座古墓,俗称“家爷墓”,又称“蝴蝶墓”。这座古墓为清康熙年间钦赐祭葬的武将墓,迄今已有300年历史。墓的主人原是广东碣石总兵,他生前曾多次受到康熙帝的宠眷优嘉。一位总兵缘何能让康熙帝青睐有加,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步入那段历史……

庙墓一体的“蝴蝶墓”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清朝名将姚启圣攻克海澄、金门、厦门,被授予世袭骑都尉。当时台湾方面,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袭位,表示愿意对清称臣进贡。姚启圣上奏朝廷,康熙断然拒绝郑克塽的求和之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筹划攻打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师在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占领澎湖。这是收复台湾过程中一场决定性的海岛攻防战役。在郑军布防严密、兵力匹敌的形势下,荡舟涉洋的清军,依靠攻坚获捷,仅用“七日两战”便取得了击溃郑军精锐、攻占澎湖列岛的辉煌战绩,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实属少见。

这场海战中,涌现了诸多骁勇将士,其中就有一人名唤潘承家。他原为厦岛水师一员,因谙熟水务,被提拔为小头目。时逢施琅征剿澎台,潘承家隶属铜山游击将军麾下。在澎湖战役中他表现勇猛,“出死力,立奇功”。获胜后,朝廷论功加赏,加封潘承家左都督衔,分补江南,录江南镇海将军。从这刻开始,潘承家踏上了飞黄腾达之路,并最终官至总兵之职。

在现今南安乐峰镇炉山村的慕美山上,有一座形状独特的古大墓,当地人称之为“家爷墓”,又称“蝴蝶墓”。说独特,其实是因为它属于“庙+墓”的混合体。从远处看正面,你会以为是座闽南庙宇。走近才发现,这座庙实际与一座墓是相嵌相融的。庙内的神龛位置,正是墓碑所在位置。据蝴蝶亭管委会成员潘祝成介绍,“家爷墓”为潘承家与其夫人的合葬墓,近年又历新修。墓体呈龟状,用绿辉花岗岩打造而成。墓身的前方有一间小庙,重檐歇山顶结构。庙内供奉着潘承家及其夫人塑像,其背后的墓碑上书“皇清 总兵官左都督潘公承家、诰赠一品夫人郭氏之墓”,碑额处还有“钦赐祭葬”字样。龛的上方有泥塑“四代一品”描红大字。龛前置有一供桌,用来放置香烛和祀祭等物品。在庙正门门楣上还有“皇清一品总兵潘承家墓园”鎏金大字。

“家爷”是潘氏族人对潘承家的敬称,但为何他的墓又称“蝴蝶墓”呢?据说这是因为该墓自古相传为“蝴蝶穴”,是一块风水宝地,故得此称呼。古墓早年曾遭破坏,庙前石埕原立有1对石将军、1对石马,俱被盗,现存物为仿制品。今蝴蝶墓石埕下方有一对六角形的凉亭,称“蝴蝶亭”。

值得庆幸的是,潘承家墓中的墓志铭尚存(据说今被封存保管),多年前曾取出摄影,留有照片。从照片上看,这块墓志铭由两方硕大的岩碑组成,正反两面刻字。铭碑上有双龙戏珠图案,启首处镌刻“钦赐祭葬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镇守广东碣石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仍带余功二次加一级、师六潘公暨原配一品夫人郭氏墓志铭”字样。此墓志铭是由“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左通政叔锦顿首拜撰文;乡进士、文林郎、知云南大理府云南县事、弟晋龄顿首拜篆额;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贵州思南府印江县事、弟晋晟顿首拜书”,撰文、篆额、书文者都是名人,应该说规格颇高。墓志铭中对潘承家的身世、行状都有较详细的记述,对于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帮助极大。

庙门楣上还有“皇清一品总兵潘承家墓园”鎏金大字

墓前有“蝴蝶亭”

凭机智勇猛闻名军伍

《南安县志·卷之二十八·人物志之四·清武宦绩》载:“潘承家,字可钦,芦村人。”而据《潘氏族谱(古谱)》《南州笋江炉峰潘氏族谱》载,潘承家字可钦,号师六,为潘日升之子,母为陈氏。承家生于顺治己亥(1659年)八月廿五日,其出生地为南安芦村。明清时期的“芦村”范围很大,包括今湖内村、炉山村、炉星村、炉中村等,潘承家准确的出生地应为今湖内村。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