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最后一天:听着窗外碧波荡漾,抱怨儿子名字不好听

2020-12-03 16:05:39 作者: 贺知章的最后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七月,明日高悬,须发皆白的贺知章躺在病榻上,咳嗽连连。窗外微风吹拂,镜湖水波荡漾。忽然间,他停止了咳嗽,口中念念有词。儿子贺孚俯下身子仔细一听,原来念的是他最近作的一首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念着念着,声音愈来愈低,逐渐悄不可闻。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贺知章出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贺知章有个族祖,名叫贺德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贺德仁兄弟八人都是饱学之士,皆以词学见称,被誉为当时的“颍川荀氏”,时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

贺德仁隋朝时是齐王杨暕幕僚,大业十一年,杨暕得罪,齐王府幕僚多被流放诛杀,唯独贺德仁以忠谨免罪,外放河东郡为官。不久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贺德仁遂与李建成结为好友。李渊入主长安,贺德仁成为太子洗马。武德九年,李建成被杀,贺德仁随后病逝,有文集二十卷传世。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贺知章七岁,全家从永兴搬到了山阴。搬家是为了沾染贺德仁家族的文气,学习“孟母三迁”。相传孟子小时候,一开始住在坟墓旁,学会了埋葬死人的吹吹打打这一套,孟母说,我孩子以后不当吹鼓手,于是搬家,住在一片闹市,学会了商人的搞价吆喝,孟母说,我孩子以后不当小商贩,于是又搬家,来到学校旁边,学会了儒家揖让进退,孟母说,我孩子以后就要做大官。孟子长大,成为一代宗师。

所以一个人成什么才,环境很重要。现在好多人背井离乡,从村里漂到大城市,颠沛流离,就是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堪称现代孟母。

贺知章在山阴贺氏熏陶下,进步很快,小小年纪便以文词知名。当时江南有四大家族,朱张陆顾,贺知章一个族姑嫁给监察御史陆元方,生下一个孩子,比贺知章大一岁,名叫陆景初,陆景初跟贺知章关系非常好。贺知章生性旷达坦荡,喜欢谈古论今,陆景初经常跟人说,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我跟别人离开久了,毫不挂念。但是一天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

孔子说,可同学,不可同道;可同道,不可同权。虽然贺知章文才知著,但是陆景初早早考中了进士,先后担任扬州参军和洛阳县尉。武周证圣元年(695年),陆元方当了吏部侍郎,大力选拔亲党为官。有人弹劾他营私结党,武则天愤而将其罢免,以白衣身份处理日常工作,陆元方荐人如初。武则天问,你咋给机会不珍惜呢。陆元方说,孔子曰,举尔所知。我就对我的亲人朋友比较熟悉,知道他们有才,我对别人不了解啊。如果我举荐了庸才,您可以治我的罪。武则天一调查,的确所举得人,遂罢。

也就在这一年,30岁的贺知章考中了进士。他之所以能够考中,便是好友陆景初在父亲面前给他说了好话。贺知章初授国子四门博士,这是陆元方一手操作的。博士是学官,专门教授王孙子弟学问。按照大唐惯例,进士一般都要先下基层锻炼,担任县尉或者主簿,干得好以后酌情提拔。比如陆景初考中进士,便从县尉干起。但是陆景初知道贺知章虽然学问高深,但是喜欢吹牛逼,不适合处理繁杂俗务,只适合教书育人,所以给他弄了个学官。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陆景初成为宰相。李旦高兴地说,既然你能有你爸的建树(陆元方在武周朝两次担任宰相),希望你也能有你爸的贤德(陆元方以贤德著称。有一年卖洛阳的宅院,价钱都谈好了,陆元方跟买家说,我这宅子哪儿都好,就是没有出水的地方。买家听说,就不买了。孩子们纷纷抱怨,陆元方说,如果你不告诉人家,这就是欺诈啊),于是赐名陆象先。陆象先当了宰相,又给贺知章弄了个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和国子四门博士品级差不多,都归太常寺管,但是工作内容不同。国子四门博士负责教授官员子弟学问,太常博士负责祭祀、治礼等业务。李淳风贞观年间干过太常博士,韩愈元和年间干过国子四门博士。

开元十一年(723年),李隆基设立丽正书院,任命宰相张说为修书使,编纂《六典》等书。《六典》意即六种治国之法,李隆基亲笔手写六条,作为著书大纲,即: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张说遂招纳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贺知章、监察御史赵冬曦等文学之士入院。时年贺知章已经57岁了。也就是说,贺知章整整教了二十多年书,当了半辈子老师。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