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医院护理团队:发挥中医特色 全力服务患者

2021-05-12 08:39:25 作者: 厦门市中医院

许丽芸

陈添花

黄小芳

全雁红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曾昊然)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等方方面面。记者了解到,厦门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自建院以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打造“有温度的护理团队”,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中医药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护理门诊:开创新模式 提升就医体验

过去,想要得到专业、权威的中医护理服务,就需要住院;而现在,在厦门市中医院,市民在门诊就能方便、快捷地得到优质的服务。

“中医护理门诊是一种由病房转入门诊治疗的中医护理新模式,主要通过中医外治手法,改善患者失眠、肩周炎、颈项腰背酸痛、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疲劳综合征、胃肠不适等症状。”门诊护士许丽芸介绍,厦门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于2020年7月正式开诊,由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结业的护士坐诊,拥有丰富中医护理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方便有需求的患者及亚健康人群在该门诊便能得到专业的中医护理服务。

最近,范女士总会感觉胃痛、腹胀、乳房胀痛,还因这些病痛整晚失眠,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许丽芸了解到,范女士的爱人、孩子长期不在她的身边,单位工作压力又大,因此长期心情不舒畅,出现了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病的症状。“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病是西医学名称,中医称为‘乳癖’,因肝气郁结、肝脾失调、气滞痰凝而产生,表现为乳房出现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症状随喜怒而增减。”对范女士的情况进行辨证后,许丽芸决定采用综合又有创新的刮痧方案。经过六次刮痧后,范女士的失眠多梦、乳房胀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范女士的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据了解,目前,厦门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主要开设项目有:火龙罐、刮痧、杵针治疗、督脉灸、耳穴疗法、隔物灸、温针灸等,可以起到温肾壮阳、行气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等效果。

吞咽专科门诊:帮助患者重拾味觉

据了解,目前社会上有部分患者,因为卒中等疾病原因,出现吞咽障碍,丧失了品尝美食的能力。为此,厦门市中医院在全市首创吞咽专科门诊,发挥中医护理的独特优势,让他们重新有机会尝到美食的滋味。

2020年6月28日,厦门市中医院吞咽专科门诊正式开诊,采用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配合出诊、医生诊治后专科护士再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对吞咽障碍患者口颜面部肌肉进行运动训练,增加病人的感觉刺激,结合气道保护手法来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并运用耳穴贴敷方法,疏通经络、改善循环,帮助患者尽快完成鼻胃管拔除,同时加速重症气管切开的患者的堵管进程。据统计,厦门市中医院自2019年开展重症康复以来,完成了将近30例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重症气管切开套管拔除率达到90%以上。

其中,专科护士的工作开展,显著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从三明宁化来的陈先生因为中风后遗症,在当地医院治疗两个月,胃管仍没办法拔除。因为吞咽困难,他没办法自主进食,喝水都会呛咳,人一度瘦到只有90斤。陈先生随后慕名来吞咽专科门诊求诊,经过专科护士陈添花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医生进行了临床评估及吞咽造影,发现陈先生因为喉上抬严重不足、咽缩肌力量不足而影响进食。团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治疗方案,先用针刺刺激吞咽相关神经、肌肉,来改善陈先生的吞咽功能;再对吞咽相关肌肉进行锻炼,并采用耳穴贴敷加现代康复治疗方法对陈先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一个星期左右,陈先生就拔除了胃管,能经口进食糊状的食物;半个月后,陈先生已能自主进食,饮水不呛咳,体重还增长了8斤。之后,陈先生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就出院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