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校大学生竟纠集起数百人的“网上碰瓷”团伙,说明了什么?

2021-03-30 18:42:00 作者: 一在校大学生

近年来,不少电商经营者常常感叹生存艰难,除了竞争日益激烈,所谓“公益打假”不胜其烦。出于善意的“公益打假”固然值得肯定,但网上充斥着恶意的“公益打假”。比如,连日来,新华社就起底了一个商业水军网上碰瓷索赔团伙案,为我们揭开了所谓“公益打假”背后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其内幕着实令人心惊……详见报道》

为了赚取不义之财,该团伙以“公益打假”为名,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及各类闲散人员制造“网上碰瓷”,以恶意评论、灌水等施压手段要挟网店商家索要“保护费”,在电商平台上形成恶劣影响。面对这类“公益打假”,一些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本身理亏,自然选择忍气吞声,而更多商家不想牵扯官司或官方调查,也只能咬牙给钱。

令人震惊的是,这起犯罪团伙是由一名在校大学生纠集,通过不断招揽在校学生、社会闲散人员发展下线,短短一年多时间,竟然组建了网络群组200余个,发展“学徒”440余名,其中骨干成员36名,仅“拜师费”就非法获利30余万元。团伙发展之快、获利之丰超乎想象,这也折射出“网上碰瓷”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

归根结底,与低成本、难追查、监管松有着莫大关系。因为是“网上碰瓷”,犯罪团伙几乎可以零成本操作,且在一系列套路的操作下,使得其行动更加隐蔽。再加不少商家不懂得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或没能留下必要的证据,使得该犯罪团伙始终游离在监管之外。久而久之,“网上碰瓷”屡试不爽,团队也不断扩大。

当然,新华社起底的张某豪团伙也只是“网上碰瓷”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碰瓷团伙尚未浮出水面,商家们也默默承受着敲诈之苦。要知道,商业水军网上碰瓷索赔团伙是假借“公益打假”之名行敲诈之实,损害的不只是“公益打假”的正当性,还有广大商家合法经营的权益,更有电商平台健康发展的未来。因此,要想斩断这条黑色利益链,还得下功夫。

而这,就需要对电商市场开展严查严打严管控工作。一方面市场与网络监管部门要主动加强日常巡查,面对这种新型“碰瓷”行为,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对“网络碰瓷”打早打小,以高效明晰的举报机制解决维权举报者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在工作方式和治理思路上,也要适应当下形式的变化,对新的诈骗手法要做到提早预判、及时甄别、果断处置,不断探索创新治理的新方式新经验,推动线上+线下治理“双管齐下”。

另一方面,作为商家而言,更要筑牢产品质量的底线,提高自身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精益求精,把产品质量的好坏作为长远发展的真正筹码,不让人抓到把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强化商家的法律意识,让广大商家能够大胆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积极举报,依法制止恶行,才能不会因小失大养虎为患。以此形成强大的合力,斩断网上碰瓷的生存空间。(于平)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南海网评论投稿邮箱:sp0898@163.com 欢迎广大评论员积极投稿。责任编辑:杨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