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时代新人丨一副铁肩 一台摄像机 一片澎湃初心

2020-11-30 17:17:07 作者: 吴江时代新人

在吴江区融媒体中心北楼一楼的磁带库里,一排排灰色铁架上整齐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磁带盒。封存于盒内的,既是一段段记录吴江变迁的珍贵影像资料,也是老一辈吴江新闻工作者在峥嵘岁月中留下的城市记忆。

磁带库最东面的铁架上,有数摞专属于曹晓峰的磁带盒,从业26载,肩上的摄像机就是他的笔,将一个个鲜活的时代光影真实刻画。 光与影之间,曹晓峰的镜头时而充满温情,时而传递思考,时而鼓舞人心,他用坚守与匠心自觉承担起了时代记录者的职责使命,在滚滚浪潮中激情书写鲈乡大地的辉煌画卷。

敏而好学的摄像师

时间回溯到1993年,随着吴江电视台的筹建成立,吴江的电视新闻事业开始起步,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就在次年夏天,一名身材高瘦、戴着眼镜的男青年踏进了电视台的大门,望着168米高的电视塔,他的内心既兴奋,又忐忑。

“那时候,虽然电视机已经比较常见了,但电视台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神秘新奇的。”曹晓峰回忆,自己初入职时,台里上上下下一共30来个人,其中不少以前就接触过电视制作或视频拍摄,而学设计出身的他对电视新闻行业一无所知,心里不免有些不安。

电视制作部是曹晓峰职业的第一站,在那里,他怀着学徒之心刻苦钻研、虚心请教,从零基础开始慢慢掌握了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技巧,也为日后的摄像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5年,吴江掀起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浪潮,相关新闻宣传报道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一线记者出现了人手不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曹晓峰从制作部被调配到了新闻部,协助进行新闻拍摄。 在“搭把手”的过程中,年纪轻轻的曹晓峰展现出了过人的摄像天赋,加之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很快受到台里领导的肯定,他也因此留在了新闻部,成了一名专职摄像。

从分体式摄像机到高清数字摄像机,从线性编辑系统到非线性编辑系统,尽管后来经历了电视拍摄、剪辑技术的多次更新迭代,但曹晓峰总能够迅速掌握这些技术并熟练应用,背后的秘诀除了天资,还有“努力”二字。

今年,单位里组织无人机飞手培训,曹晓峰主动报了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参加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成为了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

“无人机的出现给新闻拍摄增添了新的视角,可以让画面更加丰富、更具气势,达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曹晓峰感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日新月异,如果不学习、不转型很快就会落后,只有时常感到“本领恐慌”,常怀“学徒之心”,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做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坚韧不拔的新闻人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战略决策,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由苏州市对口帮扶拉萨市林周县。从此,苏州与林周,这两座相隔数千公里的城市便结下浓厚情谊,吴江建设者的身影也开始频繁出现在西南边陲的雪域高原。

2014年,苏州与林周结对帮扶20周年之际,吴江区委宣传部组织一报两台新闻记者团远赴西藏林周县深入采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林周县的新变化、新气象,彼时经验老到的曹晓峰成了选派记者之一。

那是曹晓峰第一次来到西藏,尽管眼前高原风光无限好,但严重的高原反应却让他无暇欣赏。“天旋地转,后脑勺疼得像要裂开了一般。”高原缺氧造成的不适感给这次采访平添了阻力,而作为摄像的曹晓峰还要扛着近20斤的机子和10来斤的脚架爬山下坡,身体更是承受了不小压力。

“咬咬牙,总能克服。”曹晓峰说,赴藏前看了很多前人拍摄的林周县画面,与当时眼前的场景一对比,确实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落后的乡野模样被一派繁荣的县城景象所替代,这些都是苏州援藏干部用辛劳汗水换来的。“援藏干部同样承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影响,并且待的时间更长、任务担子更重,和他们比起来,我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就这样,凭借坚韧毅力和顽强干劲,曹晓峰顺利完成了为期10天的采访任务,为职业生涯又增添了一份难忘回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