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榜YOUNG|90后垃圾分类倡导者,吹散了“蒲公英”的种子

2020-11-04 14:39:04 作者: 特区40年·

来源:读特

环境保护的萌芽

从小家吹到大家

他叫徐博

是一名90后的垃圾分类社会督导员

同时是一名蒲公英计划的志愿讲师

低碳、节能、环保

这三个关键词贯穿徐博工作生活的日常

当环保的种子

如同随风飘扬的蒲公英从他的小家

吹散到大家在深圳各个角落里萌芽

《人与自然》中一直都是徐博心中最爱的纪录片。

当看到蔚蓝的大海深处飘零着无数垃圾,刨开搁浅死亡的鲸鱼胃中发现大片塑料垃圾,被瓶盖、玻璃瓶折磨到死的海龟这样的画面时,徐博内心总会泛起波澜,“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做好垃圾分类,是不是会让整个自然都能少一份垃圾。“

这份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徐博也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身体力行在践行这样的愿景。

因舞蹈梦而来深圳,成为一名蒲公英讲师

刚刚大学毕业的徐博,与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怀揣着华尔兹的舞蹈梦来到了深圳。在2017年一次活动中,徐博接触到零废弃促进会,开始了自己的蒲公英之路。

据介绍,蒲公英计划是让垃圾分类这颗文明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不断地传播扩散,让人人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把深圳打造成“人人知道分类,人人参与分类”的先锋城市。

无论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志愿者,还有每次社会督导中努力学习垃圾分类的市民,还有垃圾分类的环保培训,这些人与经历都带给了徐博不一样的感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老虎坑垃圾焚烧厂,那次参观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那一刻切实感受到了每个人做好垃圾分类是有多重要。

垃圾分类是个很酷的事,小家做好才能传播到大家

9月1日深圳实施垃圾分类,10月9日深圳垃圾分类进入执法阶段,刻不容缓的垃圾分类,却在许多人眼里成为苦恼和麻烦的事,然而徐博则认为,垃圾分类真得一点都不难,反而是件很酷的事!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可回收物的标准是干净、干燥、无异味,将每次买完奶茶咖啡的纸袋,买菜的塑料袋,收好以便于日常使用,厨余垃圾的标准是容易腐烂的物质。”

在面对很多人认为最麻烦的厨余垃圾分类,徐博则有自己的看法。“面对厨余垃圾的分类,其实很简单,可以在厨房准备一个盆子或者垃圾桶,择菜的时候将菜叶菜梆丢进去,不要把塑料盒塑袋混着扔,就非常简单!”

也正是徐博身体力行将这些环保理念融入生活,在他影响下家人也将垃圾分类做成了一种家庭习惯。

“在我们家有专门的抽屉来放用过的塑料袋、纸袋,每次买东西前我都会去拿一个放在包包里,我们的女儿在喝完饮料后,会主动将瓶子扔进家里专门的垃圾桶里......”徐博的爱人谈及家中的垃圾分类,十分感叹道。

在徐博看来,做好垃圾分类,从自己的小家到深圳的大家,这也正是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意义。

记者从10月22日市政协开展的“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实施”监督性视察活动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量为5623吨/日,市场化回收的再生资源量约6600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0.2%,已提前超额完成住建部要求“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目标任务。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李璐 见习记者 魏丹 实习生 唐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