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白帝”到底是什么来历?

2020-12-15 10:28:54 作者: 刘备白帝城托

白帝城,可谓巴蜀区域闻名遐迩的一处人文名胜。

论前史,这儿有三国刘备临终托孤的美谈;论文学,这儿有李白流芳千古的名篇《早发白帝城》;论风景,三峡风景享誉国际,白帝城正坐落瞿塘峡口的重要地标,今日归于重庆市奉节县。

但人们或许很少留意,白帝城为什么以“白帝”为名?其实这儿并没有供奉这样一个神灵,这个姓名还的确很简单让人误解,白帝在这儿的确不是传说中的神灵,便是一个古人的称谓,白帝城便是这个古人而建,其实间隔刘备的时间就百余年罢了。

白帝庙里的托孤堂

一、白帝城的“白帝”究竟是什么来历?

在神话传说中,白帝是上古五方神灵之一,主西方白帝之神,金姓,得姓鼻祖是少昊金天氏,也称穷桑氏,名玄嚣,从西周年代撒播下来的《周礼》中,其时人们就开端供奉了。

少昊之所以又称“穷桑氏”,以《山海经》等传说,他的母亲在天上织布,工作到精疲力竭的时分,常到西海之滨的一颗大桑树下歇息游玩,也正是在这棵树下面,她孕育了白帝少昊。正好与东方青帝(太昊)、南边炎帝(神农氏)、中心黄帝(轩辕氏)、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相对应,总称五方天主,这是中华文明中天主一词的根源。

这五方天主便是被后人广泛敬称三皇五帝中的“五帝”,到春秋战国晚期,秦始皇吞并六国创建秦朝,为了推重自己的功业和古代的三皇五帝持平,对这一称谓来了一个省掉就成了“皇帝”。

秦汉今后,白帝及其西方神位并没有仅仅作为后人崇拜的远古神灵,还在前史舞台对应某些人事在社会中产生影响,这便是跟着阴阳五行盛行起来的事。古代阴阳家、谶纬家往往把五帝和五行、五方种种有关事物互相联系,进行某种吉凶、感应的说明。所以,白帝、赤帝第一次轰动一时的谶纬效应便是刘邦斩白蛇,涵义他是带着光环出生的重要人物。

白帝庙的外观

汉朝中期,本来归于阴阳家的董仲舒凭借研读儒家经典投身宫廷,变成了重要大儒,他把天人感应和汉朝昌盛愈加神话。尽管汉元帝今后的确儒家学说成为干流,但民间谶纬阴阳学说一向非常盛行,从两汉一向影响到三国。就在西汉末年新莽时期,又一个白帝呈现了,这便是占有巴蜀的公孙述。

二、公孙述为什么也叫白帝?

公孙述,字子阳,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那个年代,占有巴蜀达十来年(称帝十二年),由于与光武帝刘秀长时间对立,还杀了岑彭、来歙两个大将,被视为反派人物。实践上公孙述不同于王莽、隗嚣等人,才能不差,仅仅缺少争雄全国的战略眼光。

公孙述本来是靠老爸公孙仁的父荫出仕,二十出面当了天水郡清水县小官,将此地办理充足安靖。郡守非常欣赏,让他兼任办理五县,公孙述照样将五县办理的有条不紊,简直算夜不闭户,天水一郡都视其为奇才。显然在西汉晚期,无非便是依托儒家经学仁德与宽厚特征教化民意,在没有大事的情况下,一般仍是能够起到作用。

影视剧中的刘秀形象

王莽新朝今后,公孙述调到蜀中任导江县守(导江县称号早抛弃,实践是今成都所辖邛崃市)。更始二年(24),更始帝刘玄派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领兵万余人进攻。公孙述依托地形险峻(邛崃境内至今多山),民众归附,派弟弟公孙恢,在绵竹大北李宝、张忠,尔后公孙述威震益郡,属下就劝说趁机树立名号,公孙述就自为蜀王。

不久,光武帝刘秀在华夏重建东汉(25,建武元年),公孙述也称帝,自号成家(一作大成),尚白色,建元龙兴。以李熊为大司徒,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