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垂帘听政,给五位皇帝当太后,这位太后为何要管皇帝叫叔叔?

2020-12-10 00:02:02 作者: 三次垂帘听政

古代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一个现象便是母壮主幼,这其实便是说当朝的皇帝继位时,年岁尚小,而太后正值壮年。假如说太后是皇帝的亲生母亲,那便是利益共同体,两边相互依托。待到皇帝成年之后,将手中的权利移交给皇帝,完成权利交代。

假如太后并非是皇帝的生母,那么两边反目成仇的可能性极大。皇帝年幼时,没有自己的实力,大都依托太后的一族来维系朝政,这便是外戚。

待到小皇帝长大成年了,不管是出于本身对权利的愿望,仍是朝中实力的均衡,朝堂上开端呈现了以皇帝为首的帝党和以太后为首的后党,两边比赛。最为典型的便是清末的光绪帝和慈禧。

光绪帝是慈禧姐姐的儿子,是慈禧的外甥。起先,小光绪的到来,缓解了慈禧的丧子之痛,两人也算是度过一段温馨的韶光。但是,皇帝一直会长大的。

长大后的皇帝有自己的建议和政见,急考虑亲政,而慈禧现已操纵朝政多年,正沉醉在权利的盛宴中,又怎会容易甩手。所以,戊戌变法爆发了,最终以光绪帝被软禁收场。

不管怎样说,古人关于礼法是比较注重的,所以不管是否亲生,只需太后比皇帝的辈分大,便能压着皇帝一头。但凡事都有破例,东晋历史上就出了这么位辈分比太后还要高的皇帝。

历史上,关于司马家树立的晋朝点评很低,一方面司马氏是靠政变夺权,备受后人诟病。另一方面西晋王室奢侈迂腐,导致国家动荡不安,最终呈现北方大割裂。但是仍旧有一批门阀士族支撑司马一族,最终在南边树立了东晋。

一开端,东晋也是由儿子继位,但第三个皇帝司马衍的寿数不长,年岁轻轻就死了。依照正常流程,应该是由司马衍的儿子继位,这样一来,司马衍的太后和舅舅等外戚的辈分就要升一级。

但是外戚的权利巨细,并不是看辈分的,而是由与皇帝的亲疏联系来决议的。假如太后升格为太皇太后,听起来更显贵了,实践权利却大大下降。所以,司马衍的舅舅、即太后的哥哥,不愿享用这份显贵,改立司马岳的弟弟司马岳为帝,这样便能够持续做他的舅老爷。

没想到这位司马岳和司马衍相同,没当几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这下没办法了,只好立他两岁的儿子为新皇帝。舅老爷总算变成舅太爷,一边歇着去吧,朝政落到了褚太后的手上。

褚太后不贪权,尊重大臣们的定见,得到了朝野的共同认可,使东晋王朝度过了一段平稳的日子。可好不容易熬到小皇帝亲政,没几年又死了,连儿子都没得及留下。

朝臣们一商议,依据亲疏远近,又把司马衍的儿子给请了回来,史称哀帝。哀帝年岁轻轻,喜爱嗑药,嗑得量太大,导致丹药中毒,很快也死了。东晋皇室简直是被上天遗弃了,一连五位皇帝,悉数命不持久。

然后是他的弟弟司马奕继位,这回总算打破了 “皇帝早逝”的怪圈,司马奕活得却是挺长,皇帝的位子却没保住。权臣桓温以司马奕的三个孩子都不是亲生的为理由,将司马奕的皇位给废黜。

说起来也是抑郁,被戴绿帽子竟然还会影响到当皇帝的资历。谁让桓温的权利大呢,一点也不比曹操差劲。然后,桓温立司马昱继位,便是简文皇帝,想让其成为自己的傀儡。

这个简文帝此刻现已年过半百,辈分大得惊人,算起来是褚太后的叔叔。假如不是前面的几个皇帝在位短,怎样也轮不上他。不过想想也挺为难的,自己的侄媳妇竟然建立自己名义上的妈。

司马昱知道桓温的主意,这个傀儡皇帝当得没意思,闷闷不乐,很快撒手人寰。司马昱之子司马曜登基,跟褚太后平辈。褚太后把司马曜抚育成年后,还政于他。这才得以安度晚年,于十年后与世长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