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侠:十年磨一剑 妙笔著传奇|河南文学名家

2020-12-04 22:35:52 作者: 刘知侠:十年

说起刘知侠名字的由来,他的夫人刘真骅说:“小时候,知侠不爱说话,村里人都说他‘迷瞪’。到延安时,不到20岁,他就把兆麟名字改成痴侠——痴,痴迷,痴心,干啥事全身心一根筋的意思。”

“有一次他在油印版的小报上发表了一篇报道,他发现署名变成了‘知侠’,就去找编辑问:你怎么给我改名了?编辑说:我把你那个病字旁去了,你既不傻又没病。从此‘痴侠’就成了‘知侠’,后来就一直沿用这个名字。”

刘知侠总爱说自己是一个老兵,多次说过:“作为一个士兵就要死在战场上,作为一个作家就要死在呐喊中。”这正如他的人生。刘知侠是1991年9月3日突然辞世的。当时,青岛市政协邀请老干部召开国际形势座谈会,刘知侠在发言时,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侠当时讲话很激动,他去拿杯子,拿了两次没拿着。有位老同志说,知侠你别这么激动,咱们还有群众哪!刘知侠说,对!群众!群众!”他的语调突然发生变化,一连说了三句“群众”之后,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讲台上。

刘真骅说:刘知侠病危之际,我在烟台出差,参加一个笔会。我赶回来的时候,他气若游丝,还有一口气。我抓住他手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和我说话了,但是脉搏跳了几下,在我的手上轻轻地握了一下……”

轻轻一握,更像是深情的嘱托。刘真骅当时就下决心:要去完成刘知侠的未竟事业。“我和知侠1968年起,共同生活了23年。他去得很突然,留下了大量笔记、书稿没来得及整理。到今年,我一直在为他工作,整理、编辑、校对、出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刘知侠的作品中,《铁道游击队》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出版的长篇力作之一,其史诗般的艺术特征、独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民族形式、来自大地民间的革命侠义英雄塑造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一部《铁道游击队》,让刘知侠蜚声中外,奠定了他的文学史地位,更使枣庄这个鲁南大地上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重要地标。

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铁道游击队》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历史上的铁道游击队神奇的战斗故事为小说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其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书,当年一版再版,发行量竟达400多万册,这在出版史上堪称一大奇迹。《铁道游击队》还被译成英、法、德、俄、朝等多国文字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刘知侠亲自编剧的同名电影及其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曾让亿万观众痴迷、陶醉,在几代人心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除了电影之外,《铁道游击队》也不断被改编成连环画、山东评书、交响诗、交响音乐、水墨画、舞剧等艺术形式,构成了艺术文本的系列工程,这与作为历史文本的“铁道游击队”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互文性关系。在各种艺术文本和历史文本的合力作用下,《铁道游击队》最终不仅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红色经典,而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中的传奇经典,在世界各国拥有众多的读者。

在知侠眼里,“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好义的性格,多少还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

在知侠笔下,这些来自大地民间的草莽英雄,一个个粗犷豪放、义薄云天,英勇顽强地与外来敌人作生死决战,成为活跃在铁道线上的“车侠”,他们豪侠的性格和神奇的战斗生活铸就了一段抗日救国的不朽传奇。

1943年夏,刘知侠任山东文协主办的《山东文化》杂志副主编,参加山东军区在莒南召开的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会上他被铁道游击队的短枪队中队长、甲级战斗英雄徐广田的英雄事迹深深吸引,为此对他做了专访。当时恰好游击队的政委杜季伟也在附近的省党校学习,刘知侠得知后多次找他采访。

刘知侠在英模会上通过对这两个人的访谈,粗略地了解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和一些抗敌事迹,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战斗事迹深深感染了刘知侠,英模大会后,他便迅速整理材料,着手写关于铁道游击队的章回体小说,不久,刘知侠草创的《铁道队》小说在《山东文化》上连载了两期。由于作品故事性较强,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发表后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