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从长安到洛阳,始终不变的情怀!

2020-12-04 22:33:16 作者: 诗佛王维:从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第二年,长安被叛军攻陷,只身北上追随唐肃宗的杜甫被叛军俘虏,送回长安看守。

和杜甫一起落入敌手的还有王维,后世与李白、杜甫并称的唐代著名诗人。

王维在大唐朝廷的官比杜甫做得大,担任给事中,是专门负责奏章文案的官职,正五品。王维虽然不是唐朝的名臣,但是他少年时就以文名,所以成功地吸引了安禄山的注意力,准备重用他。

这对于王维来说,当然是个难题。

天生优秀

王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他的家族太原王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后来父亲去世,王维兄弟几个就随母亲到外祖父家运城居住。

王维的母亲姓崔,出身也是世家望族—博陵崔氏,母亲好佛,所以用印度高僧“维摩诘”的名字为长子命名,并从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背诵佛经。

在这样的家族中出生、长大,王维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出众的才华,他能文善诗,能歌善画,少年时就写出了不少优秀诗歌,17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现在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佳作。

作为和李白、杜甫同时代的诗人,王维的仕途比前两位要顺利得多:出生于官宦世家,他有足够好的家庭背景使他能够参加科考;少年时代王维就有文名,能诗善画,还懂音乐,所以他一到京城就受到王孙贵族的追捧。多方举荐,再加上他文才确实出众,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状元及第。

多才多艺,成绩还拔尖,王维这整个就是一个被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好孩子”。如果杜甫和他家做邻居,第一次科举失败之后就长期醉心于四处壮游的杜甫,估计会经常被父母拿来和人家对比。

官场沉浮

科举高中后,王维被授予了太乐丞的官职,主要负责朝廷乐舞方面的事宜。工作内容本身对他没有什么挑战,可是因为一次疏忽,他被从京城贬到了济州。

罪名只是看伶人舞黄狮子。为朝廷负责礼乐歌舞,平时当然要排练,排练没问题,排练时用的狮子颜色出了问题。不知道由于谁的疏忽,排练时用了黄色狮子。

黄色,在那个年代的意味和现在这个时代一样,同样并不仅仅简单指一种颜色。那时候,黄色意味着九五之尊,除了皇族,别人不能动。

有人打了小报告。于是年轻的王维被贬到济州,做了一名司仓参军,相当于现在的粮库管理员。

好在不久,张九龄担任右丞相,他深知王维的才学和为人,于是擢升他为右拾遗,专门负责进谏的官员。

张九龄自己之前也曾经做过右拾遗,此时他看王维,不知道是不是像当初的宰相张说看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同样寄予了厚望?

大概一年的时间,王维调升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官阶不高,但是权力不小,是个专门得罪人的活儿。

做监察御史需要有权力支撑,好在那时有张九龄,唐玄宗非常器重他,有他在,王维的监察御史做得很稳当。

可是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张九龄就被贬到地方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

一直排挤张九龄的奸相李林甫大权独握。

不久,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以今甘肃省武威为中心)。

不管李林甫的用意何在,王维都只能应命前往。

淡远诗韵

别人眼中的荒凉凄冷,在王维眼里似乎另有一番孤寂之美。

漫长的西使之路,在他看来,或许只是一双巨手在他眼前缓缓铺展开一幅天地水墨画,画面宏大而壮美。

一路走,一路欣赏,一路写诗。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写下大量叙事诗之外,他写的最著名的是五律诗《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尽西域大漠独特的美景,气象雄浑,被后世著名评论家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后人再难以超越。

诗句除了写尽边塞之美之外,还多了些淡然,很有些“空”的意味在里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