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分封——靖难之役的祸源、叔叔与侄子的较量

2020-11-29 09:45:30 作者: 明初分封——

其实说到明朝的政治走向的最大变化之事件,应该是由朱棣一手策划的靖难之役,通过靖难之役朱棣成功的掌握了主动权,逼迫建文帝朱允炆下台,仓惶逃窜。而曾经为燕王的朱棣也登基为帝,大明王朝的直系皇室也由太子朱标变为了燕王朱棣一脉。对于燕王面对建文帝削藩之时选择主动出击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自保行为,但是也可以说是燕王朱棣早已谋划许久的叛乱。而这,则要全部从明初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说起,朱元璋明初封王规模之大可谓不输汉初时期的封为,他将自己二十五个儿子都分封出去,镇守各地,维系朱明天下。然而却没有想到,大规模的封王行为,最终引发了改变大明政治走向的战端。

1.二十六子,二十五位藩王

朱元璋一朝应该也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之中大肆封王的为数不多的王朝。实际在朱元璋立国之初,为了稳固人心,收拢将领,也对异姓大臣进行过大规模的分封,在最初共分封了六位异姓王,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后还追封过一大批王公。

朱元璋

随后便是对当时朱元璋自己儿子中年龄较大,且有战功的人进行分封。尤其是当时皇后马氏所生的几位子嗣,朱标为太子留守南京,老二、老三派往西安和太原为秦王和晋王,而四子朱棣被派往了北平为燕王。其余诸子弟也在之后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朱元璋分封为王,最终二十六人有二十五人被封为王爷,驻守全国各地。

徐达

其实这个时期的朱元璋所分封的众多同性诸侯王手上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实力,也没有掌握太多的军队。因为在建立大明得到过程之中,朱标、朱棣这些之后的藩王大多年龄尚小,未经历过战争,没有战功,在军中声望底下;甚至相当一部分都没有出身,例如朱棣出生之时,朱元璋大势已定,即将登基称帝。而为何之后的众多藩王如朱棣、朱权等人手中掌握重兵,甚至威胁到了皇位,这还要和晚年的朱元璋说起。

2.晚年的大肆杀戮

其实明初时期明朝大军是掌握在如徐达、常遇春等大将手中的,因为这些人早年间就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如徐达自朱元璋起义之时便追随朱元璋,一路上历经战火,其名望朱元璋的军中仅次于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被封为魏国公,官之太傅,在当时的军中号召力极强,而明初如徐达这样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将领极多,因此那些皇子极难获得军中大权。

朱元璋雕塑

但是随着朱元璋晚年为人昏庸、极易猜忌,滥杀无辜,使得朝中臣子诚惶诚恐,尤其是众多武将,纷纷选择交出兵权,辞退回家。文官之中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在武官之中韩国公李善长、景川侯等众多王公贵族被朱元璋赐死。在朱元璋晚年,因真的或者假的罪名先后处死了将近三万多人,且其中大多为曾经独掌一方大权的将领。

宁王朱权之墓

而这些将领的死,也就显露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全国各地的军队由谁掌握,因为朱元璋已经忌惮异姓王了,必然不肯将其再度归还与异性人手中,那么,那些分封在外却没有实际兵权的王爷便是最好的人选了。因此各地尤其是北方的藩王得到了众多的兵权,燕王等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成长起来的。如宁王朱权统领兵八万、战车六千、朵颜三卫众多精锐骑兵。

1.宽厚待人

就性格来说朱允炆和他父亲朱标都没有很好的继承朱元璋的狠辣绝决,朱元璋是一个能屈能伸、杀伐果断的人,不然也不能在元末的乱世之中崛起,建立大明。然而其子朱标以及孙朱允炆的性格与其格格不入,二人都是性格宽厚之人,温文尔雅,待人和善。其实这样的性格对于朱元璋这个大老粗来说,着实非常喜欢,打天下需要武力,可是治理天下则需要学识以及谋略,因此对于朱标和皇太孙朱元璋都非常喜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