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2:汉朝皇帝是怎么削弱诸侯的?

2020-11-27 13:44:35 作者: 《秦汉帝国》

咱们说了秦汉两朝,为了实现从间接统治向直接统治的转型,以向平民普遍赐爵的办法,打破了国人-野人、贵族-平民的两元化结构。也就是说,礼下庶人是手段,刑上大夫才是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平民得到了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权利。秦汉的爵,可以被理解为平民政治上的成人礼。普遍赐爵,就像现代社会的普选权。

那么,除了普遍赐爵,汉朝的历任皇帝,还采取了哪些办法,努力去完成从间接统治向直接统治的转型呢?咱们今天就说说第二个,

汉高祖刘邦:剪除异姓王

总的来说,削藩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就是刘邦在位时,对于异姓王的处理。

前面说过,刘邦立国之初,因为手上牌不够大,只好搞股份制。62个郡自己只留了15个,其他的都分封掉了。在分封的11个诸侯国中,7个是武将出身的功臣,老刘家亲戚只有4个。这么看起来,刘邦的起手牌比周武王要差很多。周朝分封的时候,71国里有53个是姬姓;而到刘邦这儿,11个封国里刘姓只有4个。这让刘邦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这些异姓王,忠诚度也确实是有问题的。比如功劳最大的韩信和彭越,都是趁当年刘邦被项羽围困的时候,要挟刘邦给他们封王,否则就不肯出兵。所以,在称帝第一年,刘邦就把韩信从齐国改封到楚国,把他与之前的手下隔离开,让韩信成为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接着,又说他要谋反,贬为淮阴侯,扣留在长安。这样也还不放心,最后还是将他杀掉了。

彭越,和韩信比就有点儿冤枉。因为韩信确实不老实,小辫子一抓一大把。但彭越却是万般小心,抓不到他的小辫子。最后,还是吕后收买了彭越的家臣,诬告彭越谋反,才把他做掉。刘邦还把彭越剁成肉酱,分给众诸侯。西嶋定生书里说彭越是被腌成咸肉分给诸侯的,我觉得还是肉酱更靠谱些。

除了韩信和彭越,其他被废的还有韩王信、赵王、淮南王。而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发小,最好的朋友。开国之初还当过执掌军权的太尉,两人关系可见一斑。但弄到这个地步,傻子也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卢绾封国也不要了,干脆就投奔匈奴去了。

刘邦一定要对异姓诸侯斩尽杀绝,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前面说的,起于微末的人,非常没有安全感。苟富贵了之后不是勿相忘的问题,而是要你命的问题。所以刘邦也好,朱元璋也好,他们的很多开国功臣,下场都不好。

第二个原因是,这么大个的蛋糕,自己才占25%的股份,人心不足也是人之常情。汉武帝时,一个千户侯每年收入就有20万。像萧何和曹参,封邑内有4万户。这就是800万的年收入。但是,萧何和曹参只是列侯,封邑仅仅是一个县。而韩信、彭越这种封王的诸侯却是几十个县的规模。一年几个、十几个亿的收入。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数字。

总结一下刘邦的策略,就是用基于血统的分封把基于功劳的分封替换掉。这个目的,在他自己的任期内就已经完成了。他死时异姓诸侯全部被废,只剩下一个长沙王吴芮,因为早早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把大部分土地和军队主动送给刘邦的儿子们,才得以幸免。

但是基于血统的分封,想想就知道逻辑上根本行不通。周朝的例子摆在那儿。

就拿刘邦自己来说吧,他有八个儿子,彼此都是同父异母兄弟。选一个当皇太子,其他的七个封王去了外地。这么着,兄弟之间很少见面,也就谈不上什么感情。就算兄弟之间感情上过得去,但往下传几代,到了各自的儿子辈孙子辈,也就形同路人了。

汉景帝:剥夺诸侯实权

所以,同姓王迟早也是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第二阶段,汉景帝时期。

到了汉景帝,也就是刘邦的孙子辈。那时候,连仅有的长沙王吴芮,也因为传到第五代没生出儿子,长沙国灭,设郡归中央了。全天下都是老刘家的了。但是,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却发生了七国叛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