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2:汉朝皇帝是怎么削弱诸侯的?

2020-11-27 13:44:35 作者: 《秦汉帝国》

这个七国叛乱,起因有两个。

一个是景帝当皇太子的时候,和吴国的太子下棋。下着下着就起了争执,皇太子抄起棋盘就把吴国太子砸死了。从那以后,吴王刘濞就称病不朝,在国内用犯人开铜山煮海盐,赚了好多钱。再用这个钱招兵买马,还免掉了老百姓所有的税,收买人心。

第二个原因,是汉景帝听了晁错的建议,在削藩这件事情上过于急功冒进,激起了强烈反弹。怎么个冒进呢?晁错说,以后各个诸侯国再犯错误,就把他们的封地没收归中央。这个办法倒也不能说有多坏,但是你也要掌握个节奏掌握个力度。晁错提了这个建议后,君臣二人拍手称快,挽起袖子就大干上了。

先是晁错举报,说当年啊,薄太后,也就是景帝的奶奶,去世的时候,全国哀悼,楚王刘戊却饮酒作乐,行奸淫之事。就这么件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中央从楚国拿走了一个郡。紧接着,又找碴儿削了赵王和胶西王各一个郡。

吴王刘濞料到不久就会削到自己头上,一边抓紧时间备战,一边广泛联络各诸侯国。果然没多久,朝廷下旨削掉吴国两个郡。吴国总共才3个郡,削掉的这两个,一个产铜一个产盐,都是命根子。再加上景帝当年还杀了吴太子,旧恨又添新仇,这日子没法过了。七个诸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叛乱。

汉景帝吓得不行,赶紧把晁错杀了,派人去给吴王送信儿,说人我已经杀了,你们赶紧回去吧。但是,开弓哪有回头箭,七国继续进攻。

但是这场叛变,两个多月就失败了。原因简直令人不可置信。

本来是九国联盟,但是有两个出了状况,一个是济北王,大手一挥,说大家跟我进京杀晁错啊,手下都反对,就没搞成。这倒不去说他。另一个齐王,却是因为害怕,临事反悔了。那只剩下七个,是不是应该先把首都拿下,再回头找齐王算账?不,这七个国里,有四个竟然攻打齐国去了。现在回头来看,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人怎么会这么蠢。

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不敢一下子就把这七国一步到位设为郡县,而是搞了新一轮分封。但是新一轮分封的诸侯国,和以前的国就完全是两回事儿了。

首先,是面积变小了,新封的国,最大也就十几个县,而不是以前的几十个县。其次,诸侯的实权没有了,垂拱而已。大小政令,都由中央派来的官员说了算。而且,诸侯的收入仅限于田租,煮盐采矿之类赚大钱的买卖,归中央了。

汉武帝:推恩令和酎金夺爵

诸侯的实权被剥夺之后,就到了第三个阶段,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这个人,值得说的东西太多了。盐铁专卖啊,打匈奴、征服朝鲜啊。但是这一期,咱们只说和削藩有关的事儿,聊聊他是怎么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

前面说过,最硬的骨头,景帝其实已经啃下来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诸侯国只有十几个县的规模。而且诸侯还什么事儿都管不了,只能坐在家里吃地租。汉武帝那会儿,中央派去的官员,根本就不把诸侯放在眼里。汉武帝的哥哥中山王刘胜,为这个还跟武帝哭过鼻子,说你派来的官员拿我当三孙子,一点儿面子都不给。

按说,汉初就规定了,诸侯的继承,必须是父传子。不能兄弟继承,堂兄弟更不行。哪怕是亲孙子,也不能继承。长沙国就是这样的情况。生不出儿子,国就没了。那么,中央耐心等待就是了,诸侯早晚有一代生不出儿子。着啥急呢?

但是我们回顾西汉的历史,发现中央一直很强势,很着急,根本没有等待的耐心。汉武帝上台后,继续折腾诸侯,他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所谓的推恩令。

推恩令是个什么东西呢?比方说汉武帝的兄弟死了,留下三个儿子。以前,一直是长子继承制。汉武帝说,啊呀,我可怜的三个大侄子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两个小侄子啥也没分到,我这个当叔叔的看不下去啊!叔叔给你们做主,封国分三块,大侄子继承王位,二侄子三侄子多少也得分点儿地,当个列侯。

这么一搞呢,各个封国自然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弱了。诸侯也不傻,知道这么搞下去,过不了几代,一大块牛排就被剁成饺子馅了,所以淮南王和衡山王直接就反了。被镇压后,除国设郡。中央又挖走地方两大块肉。剩下的诸侯,只能老老实实躺在砧板上,等着被剁得越来越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