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中记载:诸葛亮上朝要带100名侍卫,有没有这回事?

2020-11-15 20:03:34 作者: 《晋书》中记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对诸葛亮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得之可安天下的厉害角色,最主要的是,人家还恭顺、谦虚、忠义。可是,可总有一个说法让人奇怪,那就是"诸葛亮上朝要带一百名侍卫"。这个说法是真的吗?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呢?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带一百人上朝这回事?恐怕真相与记载有些出入

有人说这是事实,因为《晋书》中就有过记载:

"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这话是不是真的先不论,只是这话的意思是不是有点被曲解了?所谓"甲仗百人入殿"不是指诸葛亮,而是"诏温依诸葛亮故事",这和诸葛亮上殿直接带一百人那是完全两回事呀。而且,诸葛亮真的有过这样的封赐吗?

打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进行通篇阅读,也从来没有记载过诸葛亮有过如此高赏赐的记录。试想一下,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这是何等高的规格呀,作为诸葛亮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件 ,《诸葛亮传》里没有理由不记载不是吗?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年诸葛亮在刘备面前也好,到刘禅阶段也罢,那完全是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但是,不管你有多高的地位,到了皇帝跟前你依旧是个臣子,必须要下跪的下跪,行礼的行礼。这是一个规矩,不然如何区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关系?

"甲仗百人",什么意思,就是一百个穿盔带甲的侍卫。诸葛亮作为大臣,受到厚待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古代从来都有这样的规矩:从秦朝开始,王公大臣在君前不可携带兵刃。诸葛亮凭什么能带一百个战士去上朝呢?这是要逼宫的节奏吗?

有人说诸葛亮是重臣,皇帝自然是格外重点保护,当成大熊猫来对待的呀。好吧,这倒说得通,在蜀国,诸葛亮绝对算得上重要的人物,只要有他在,相信蜀政权就不会灭亡。而且,当时以蜀与魏的关系,派出刺客也是有可能的。

可问题在于,诸葛亮可以从家出来到大殿外有重兵保护,难道进了殿还要有一百人保护吗?这是不信任皇帝?还是不信任蜀政权?再说了,你带着一百人的队伍入殿,这是保护自己呀,还是想吓唬别人呀?皇帝天天看着你身边的一百甲士,心里不膈应?

由此可见,这种记载是不是出自《晋书》尚有疑窦,而是不是诸葛亮所为,那就更让人疑虑了。毕竟,带着一百甲士上朝的人他就不是诸葛亮这样的人可以做出来的事。人家是个儒雅的礼仪派代表,对刘备从来都恭恭顺顺,到了刘禅这里,虽然说受到了百般礼遇,却从来都是兢兢业业,死而后已,如此,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来呢?

假如诸葛亮有这样的赏赐,他会不会带百人入殿呢?

事实上,诸葛亮是不是有这样的赏赐还是个问号,因为从《诸葛亮传》里看,他在蜀政府所得到的封赏、所办的政事,都一一记载,而关于财帛、礼遇更是记录了很多。为何就偏偏没有这一记载呢?

如果打开《魏略》,看一看刘禅的心里话,我们倒是更有理由相信,他对诸葛亮尊重是有的,但再给他更多地封赏倒未必。因为什么?看这里:

"及禅位,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什么意思?朝里的事一律交给诸葛亮来管理,我这个皇帝也就是个祭祀、执礼的人而已。这就是说,诸葛亮上朝,那根本就是拜见皇帝,因为他就是"皇帝",决一切事。这只能说明他权力大,而不是礼制逾越。

事实上,想一想诸葛亮的为人,他无论如何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的。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这是诸葛亮奉行的处事原则,他深知做人太过出头会是什么结果,更知道礼遇过高而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