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2020-11-04 18:32:11 作者: 《聊斋志异》

读《聊斋志异》,会发现书中至少有两次直接写到于七之乱,一次是《野狗》篇,开头一句便是:

于七之乱,杀人如麻。

然后是《公孙九娘》篇,写得更细,也更惨不忍闻: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

还有些篇目,虽未直接点于七之乱,亦可以归为类似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例如《乱离二则》写清兵入侵时:

乱兵纷入,父子分窜,女为牛录俘去。

为什么蒲松龄会在狐鬼故事里一再写到战乱,还直接点名于七呢?要解开这个疑惑,我们还得先从于七这个人说起。

于七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栖霞人,他14岁拜师习武,崇祯二年就中了武秀才,第二年又中了武举人。

于七家世显赫,他的外祖父,是著名抗倭名将戚继光。他的祖父于进表,是栖霞巨商,当地金矿矿主,可比如今的煤老板有钱得多。他的父亲于可清,绰号“草上飞”,是明朝大将,后来在崇祯二年,与后金作战中,战死沙场。所以说,于七这人,是名人之后,还是富三代,官二代。

明朝灭亡后的顺治五年,于七在山东栖霞锯齿山,举起抗清大旗。起义队伍的成员,大都是自家员工(淘金工),还有邻近各县的农民。

身为明朝遗民,还是武举人,又是当地富豪,加之清朝又是初初入关,人心不服,民心思反,所以于七的起义队伍,日益壮大,以至仅隔了一年,顺治七年,起义军就干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起义队伍进攻宁海州,杀死知州刘文淇,一鸣惊人,清朝的《登州府志》详细记载此事:

(顺治)五年,栖霞民于七,招集亡命,据锯齿山(牙山),肆行剽掠。七年,率众攻宁海,知州刘文淇死之。

然后清廷开始认怂、招安,时任登州知府张尚贤,奉朝廷之命,给了于七一个栖霞县把总的七品武官,就算招安了。

话说不过是地方叛乱,为什么清廷剿都不剿,就直接招安了呢?这实际上是因为清廷其时刚入关不久,敌对势力太多,自顾不暇:

朝廷以反侧者多,每招抚之。

--《山东通志》

当时的南明政权在广西,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等人又先后在江西、广东、山西等地举起反清复明大旗,多尔衮也在这一年去世,清廷内外交困,所以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最好。

于七被这样如宋江般被招安,后来也受到很多抗清志士的指责,不过招安后的于七,并没有如小说里写的那般,被人害死或毒死,反而摇身一变为栖霞、莱阳两地的著名人物,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都和他有交往。彼时的他,又俨然成了上梁山之前的宋江。

顺治十八年春,于七的弟弟于九,因为一件小事,与莱阳人宋彝秉,在一场庙会上发生纠纷,聚众斗殴。

按说这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最终让栖霞、莱阳两地,数千百姓,因此无辜惨死。

宋彝秉大概在斗殴中吃了亏,很快,他到兵部实名举报于七正准备策划谋反大事。

清廷闻知此事,立即派官兵上门抓捕。明明是诬告,这一次,为何清廷问都不问,就直接抓人?

因为此时的清廷,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清廷了,政权逐步稳固,南明政权和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势力,已是强弩之末,苟延残喘,早已不足为惧。

所以清廷已具备足够精力和实力,来对付这些地方叛乱势力,尤其是对于七这类本来就有前科的前朝遗民,正愁找不到杀你的借口呢。

于七被逼再次率众起义。

因为有了上次起义的成功经验积累,又有了如今十多年的广结人脉,起义军甫一行动,便占据锯齿山、昆嵛山、招虎山、鳌山等有利地形,清廷迅速派征东将军济席哈,率大军直逼莱阳,围攻锯齿山大本营。

战争,从顺治十八年底,一直打到康熙元年,清廷历经数月围攻激战,最终于七因实力悬殊、寡不敌众,起义宣告失败。山中男女老幼和起义军,共十几万人被清廷屠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