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体画的特点是什么?院体画有哪些艺术特征?

2020-12-16 20:26:45 作者: 院体画的特点

  院体画,简称院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狭义上是指我国古代皇室宫殿画家的绘画著作,广义上则包含宫殿绘画在内和遭到宫殿绘画影响的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类别,以及倾向于我国古代宫殿绘画的这种画风。院体画风格多以整齐细腻、细节繁复而写实传神为主。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image.png

  院体画在宋朝最为鼎盛,宋朝前期各朝亦有必定数量的宫殿画师。宫殿绘画对我国美术开展有重要影响。两宋画院可称为前史上画院隆盛的年代,而画院的准则以此最为齐备。出自院画作家的著作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规范,谓之院体画。

  前史

  唐朝时不少画家是为宫殿的需求而创造的,描绘宫殿日子成为盛行一时的绘画体裁,如《明皇幸蜀图》《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都是出色的著作。张萱、周昉是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们的仕女画多反映宫殿体裁,张萱曾供职于“画直”一职。

  五代时期,各个割据政权都比较注重绘画的开展,顾闳中即为南唐画院待诏,其著作《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绘画著作。西蜀宫殿画家黄筌以其细腻富有的画风成为这一时期宫殿绘画的代表,“黄筌富有,徐熙野逸”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首要的两种画风的分流。

  宋朝时期院体画逐步走向老练。宋朝在建国之初建立了翰林图画院,然后集中了社会上的名西蜀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翰林图画院归内侍省办理,专门为宫殿及皇室贵族服务。画院经过考试选用或升官人才,考试规范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神态形色俱若天然,笔韵高简为工”,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厉和写实技巧又着重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标题。宋徽宗赵佶对皇家专门的画院即宣和画院的支撑,使得院体画在北宋后期到达史无前例的顶峰。画院内人才辈出,多是北宋影响深远的画家,如马贲、王希孟、张择端、李唐、朱锐、苏汉臣、刘益、富燮等。南宋初期则仍用宣和画院旧人并弥补当地画手重建画院,名家亦齐聚宫殿,有马远、夏圭、李嵩、梁揩、李迪等绘画大师,又一次掀起宫殿绘画高潮。

image.png

  元朝时期,因为统治者的认识落后而对文明的无视,以及对汉人和华夏文明的高压政策,朝廷亦不建立专门绘画组织,所以院体画的开展根本阻滞。

  明清时期,朝廷逐步康复宫殿绘画组织,院体画又有了必定的开展。明代没有专门的画院,但有宫殿画家,多取法宋朝院画,这一时期首要以戴进、吴伟、林良最为杰出,林良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另有边景昭、孙隆、吕纪等。

  清朝设有宫殿画院处满意馆,宫殿绘画遭到文人画的许多影响,但缺少构思。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画家供职于皇室,对我国画在透视与写实方面进行了测验性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