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为什么不怕中国制裁

2021-08-30 17:02:22 作者: 立陶宛为什么

美国为了在中美博弈上占据上风,经常就会采取一些无底线的手段来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拉帮结派的怂恿其他一些小国,近段时间公然挑衅中国的立陶宛就是一个代表,那么大家知道立陶宛为什么不怕中国制裁,立陶宛为什么敌视中国,中国什么时间与立陶宛断交了,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立陶宛为何被中国制裁

2021年是中国与立陶宛建交30周年,但立陶宛近年来却甘愿充当反华“炮灰”,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立陶宛曾在数年前多次重申,他们希望与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巨人建立经济合作,甚至称中国为“战略伙伴”,还想加入“一带一路”。但2019年以来,立陶宛频繁插手我国台湾、新疆事务,并于今年5月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

专家分析认为,立陶宛对华态度发生转变其实有迹可循。在中美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为了调整在西方扮演的角色,立陶宛试图通过对华强硬来吸引美国的注意力。而中俄关系的拉近,也促使一直视俄罗斯为国家安全最大威胁的立陶宛在外交政策方面作出近乎偏执的选择。

俄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专家梅泽维奇表示,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可以用“无视理性”来解释。中国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来“惩罚”立陶宛,仅绕过它就足够了,包括不向其提供投资,不与其发展贸易,不将其包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中。未来,它将成为一个无法从与中国保持建设性关系中受益的国家。

梅泽维奇的说法不无道理。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数据,上海市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8700.58亿元,同比增长1.7%。立陶宛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4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12亿元,同比下降1.3%。这个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不及上海的十分之一、人口总数不过300万的小国,要跟中国抗衡简直是天方夜谭。

立陶宛为什么不怕中国制裁

最近,弹丸之地立陶宛,频频登上中国社交媒体热搜。为什么说是弹丸之地?因为它们的国土面积只有6.53万平方千米,略小于西藏中部的尼玛县。人口也少得可怜,只有不到300万。

靠着无脑反华的一腔“热血”,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8月10日,我国外交部宣布,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同时也建议立陶宛召回他们的大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两次因为台湾问题召回驻外大使,1981年对荷兰,1995年对美国。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底线,任何想在这个问题上伸手的国家,都会遭到迎头痛击。

但为什么是立陶宛?而不是其他国家?

关于立陶宛,以前人们最熟知的,是他们亮明旗帜,疯狂反俄,俄罗斯提倡什么,立陶宛就反对什么,绝不站在中间地带,相当硬气。

原因还要从历史上去找。立陶宛位于欧洲东北,在东欧这些小国里,最早出现本土文明。可夹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又有波罗的海出海口,立陶宛只能感慨自己生错了地方。

千年来,立陶宛经历过多次被侵占和内部分裂。12世纪初被日耳曼人侵略,1240年独立建国后,又被极速扩张的俄罗斯帝国打得节节败退。16世纪被迫和波兰合并,国王改信天主教,就此和俄罗斯帝国撕破脸。

18世纪,立陶宛被纳入沙俄版图。一战爆发后,成为德国和俄罗斯拉锯的战场,这场战争导致沙皇俄国覆灭,立陶宛赶紧再次宣布独立。但好景不长,二战打响,苏联军队第一时间开进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再次亡国。这些血泪史,就成了俄罗斯和立陶宛之间,永远解不开的一个死结。

二战过后美苏冷战席卷全世界,苏联在控制波罗的海三国方面一直做得很糟,他们曾想把大量俄罗斯人移民到立陶宛去,淡化双方矛盾,立陶宛本地人当场炸锅,说你移民过来试试,见一次打一次。

等到苏联解体,立陶宛终于解放了,他们第一时间加入欧盟、北约,秉持着“只要你看俄罗斯不顺眼,咱们就是好朋友”的理念,联合西欧国家,疯狂针对俄罗斯。

一个反俄、反苏,再反俄的故事讲了几百年,几十代人,已经算是立陶宛的文化传承,独立之后立陶宛一度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就更需要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来把不多的民心团结在一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