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工作人群返乡置业现象趋于普遍 “90后”成主力

2021-03-18 11:51:26 作者: 异地工作人群

↑2月22日,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附近的一处在建楼盘正在施工。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3月9日,江苏省太仓市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住宅装配式建筑产品场地上,住宅楼梯、叠合板、保温墙板等产品即将销往市场。计海新摄(人民视觉)

↑海南省三亚市深海科技城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崖州湾科技城的项目之一,包括科研商务平台、集中式商业中心、商品住宅等。图为2月23日,深海科技城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返乡置业”在新一线及二三线楼市正成为一股重要力量。面对大城市较高的购房租房成本,婚育、养老和改善居住条件的现实需求等,是努力在工作地购房还是返回家乡购买更加舒适的住房?这成为许多人眼前的一道选择题。

  日前,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返乡置业报告》,描绘出返乡置业人群在购房意愿、产品偏好、城市选择等方面的行为特征。返乡置业的主力是哪些居民?人们在返乡置业时都有什么考虑?已经返乡置业的人后悔了吗?让我们来听听“上车”和准备“上车”的人怎么说。

刚需支撑足,“90后”成主力

  返乡置业,多数业主没有太多犹豫。

  “我从没想过在一线城市买房。房价高,收入很难承受,不如在老家买,早买早享受。”林忠是广西桂林人,今年35岁,一直在广州打工。他和妻子育有一个男孩,在老家县城上幼儿园,为方便孩子上学,夫妻二人在桂林市区买了一套期房,明年即将交付。

  王晓海家住安徽农村,年近六旬,常年在上海打工。前些年,王晓海拿出多年积蓄帮儿子、儿媳出了首付,在合肥购置一套使用面积10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最近,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女婿也在考虑回合肥买房。“儿子本身就在省会发展,买了房,我和老伴也可以过去帮忙带孙子。”王晓海说。

  “我认为应该先‘上车’再‘找座’。”姜洁是“90后”,研究生毕业后在深圳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去年她回到四川老家,在成都买了一套两居室的精装修商品房。“我不后悔在老家‘上车’,毕竟深圳房价太高。新房其实到现在也没去过几次,已经租出去了。将来年纪大了,我回到家乡还有个退路,老人到成都养老、带娃也有住处。”姜洁说。

  哪些人在返乡置业?根据贝壳研究院的调查,超四成受访者计划返乡置业,“90后”、已婚、中等收入群体成为返乡置业主力。

  为什么要返乡置业?调查显示,“90后”返乡置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考虑未来回家乡发展的需要,提前购房“留好退路”;同时,“90后”群体资金积累相对不足,在面对工作城市高房价和购房门槛时,家乡或省会城市较低的房价、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力更强。“80后”群体中,有返乡置业意愿的受访者占比84.9%,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家人的居住生活条件,且“80后”普遍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45.4%受访者返乡置业的目的是方便子女获得优质教育。

  专家认为,一线城市高房价的“挤出效应”,是不少人返乡置业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020年底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一线城市房价水平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房价涨速同样领先,与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的分化态势逐步扩大。此外,一线城市住房租赁价格上涨趋势也在进一步延续,租赁市场供需矛盾仍在持续。“一线城市适合年轻人奋斗,机会多,但买房租房成本太高了。”王晓海的儿子这样对记者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