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员错拿成分不明饮品致顾客入院洗胃,喜茶三次改口

2021-09-04 19:56:30 作者: 店员错拿成分

中华网财经9月4日讯,近日,上海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两份饮料,其中一份为瓶装的双榨杨桃油柑,但由于店员操作失误,错将放在展示柜上的陈列道具递给了陈女士,导致陈女士喝下后入院催吐洗胃。

事件回顾:喜茶三次改口,样品成分不明

8月29日16时11分,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一瓶双榨杨桃油柑和一杯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取茶地点为喜茶上海南翔印象城店(位于该商场一楼)。

大约16时37分左右,陈女士到达该门店取茶。“牛乳茶我是在专门的取茶窗口取的,但双榨杨桃油柑被店员告知要去店内柜台取。”陈女士铄,由于自己在该商场6楼的电影院购买了16时45分的电影票,从柜台店员那里拿到装在袋子里的饮料后,她顺手将它取出塞进了随身的包内,便匆忙上楼与朋友会合。

大约在17时左右,陈女士一边观影,一边打开那瓶双榨杨桃油柑。当她毫无防备用吸管喝了一口后,一股厚重的油脂感充满了整个口腔,因为是第一次购买该产品,陈女士一开始以为它可能就是“油油”的。

她又用吸管搅拌了一下,并警惕地吸了一口,结果还是一样的口感,陈女士当即将嘴里剩余的“饮料”吐出。借着影院微弱的灯光查看产品后,陈女士发现瓶身上竟然贴着“样品”字样。

陈女士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喜茶,搞清楚瓶子里到底装了什么。在陈女士提供的一段视频里记者看到,喜茶店员承认此为样品,非食物。

随后,陈女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其间,喜茶店员一直无法提供样品成分。后来在问诊时,喜茶店员终于打通了供应商电话,口头转述样品内液体是“正乙烷”且无毒。急诊医生认为,由于无法明确样品成分,不能确认成分是否有毒,建议洗胃。

当陈女士准备洗胃时,喜茶方面表示拿到了供应商发来的报告,样品的液体成分是“正己烷”。陈女士猜测,之前的“正乙烷”应是店员将“正己烷”误读为“正乙烷”。

陈女士通过上网查询得知,“正己烷”也是具有毒性的。急诊医生则表示,凭单页无指向性报告无法确认液体成分,为了安全起见,仍建议洗胃。

22时07分,喜茶员工告诉陈女士的朋友,再次和供货商口头沟通下来,样品的成分不是“正己烷”,而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环聚二甲基硅氧烷”,但喜茶并没有提供检测报告。

8月30日,输完液的陈女士在14时左右离开医院。不过她强调,目前为止喜茶方面对于样品成分具体是什么一直拒绝提供证明,而且前后三次改口。

监管介入,喜茶赔偿8000元

陈女士表示,对喜茶这次的处理非常失望。第一,喜茶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店员将不明工业用品当作食物送给客人,就显示了他们内部流程、风控,以及培训的缺失。

第二,喜茶在出事以后,虽然态度很好,也陪同治疗,但无法第一时间提供该工业用品成分,并在与供应商沟通过程中推诿。最关键的是,前后三次提供的样品成分不同,至今没有提供完整检验报告,这让我很不安,已经好多天没有睡好了。

第三,陈女士透露,喜茶负责人表示愿意在承担其医药费基础上,再提供8000元补偿费,但是自己暂未接受。她表示,除了法律规定的医药费和误工费外,她不会额外要求喜茶支付其他费用。她希望喜茶承认在此次事件中的失误和管理上的问题,并通过官方渠道向她公开道歉。

9月1日,南翔市场监管所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后,已介入调查。

9月3日,南翔市场监管所对涉事店铺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涉事店铺证照齐全,为上海喜创于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陈翔公路店,注册成立于2020年7月29日;总公司为上海喜创于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于徐汇区天钥桥路30号7层707-708室,主要从事餐饮服务、食品经营。监管人员在现场未发现有食品操作违法违规现象,并注意到涉事店铺已对展示柜上的样品进行了清除。嘉定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积极跟进相关消费投诉的调解工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