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洒一丝光热 得一份真诚——巴雅尔其木格

2021-09-03 19:57:42 作者: 开鲁县民族团

巴雅尔其木格,是开鲁镇白塔社区的一户居民。自参加工作以来,时刻将少数民族利益挂在心中,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心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少数民族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巴雅尔其木格全家福)

勤劳为本,博爱之心,争当民族团结排头兵

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时时刻刻在为少数民族利益服务。由于乡下的老人看病居多,道路崎岖,她总是上门为少数民族病人看病,无论是炽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都阻止不了她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心和前行的路,解决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的难题。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即使工作调入蒙古族中学后,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民族团结的使命,在小小的校医室里勤恳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关爱寄宿在外的少数民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经常与其聊天谈心,给予家的温暖,激起她们学习的动力。她的努力和关爱,少数民族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她得以在2012年被评为十佳关爱学生教职工。

人民群众的翻译官,民族团结的联络员

在义和蒙古族地区许多汉族与蒙古族交往的过程中,沟通成为了一大难题,阻碍了蒙古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严重不利于民族团结。看到这个情况后,她积极地站了出来,以精通两门语言为自身优势,为蒙古族与汉族交往当翻译官。不仅架起了蒙古族与汉族沟通的桥梁,而且使蒙古族与汉族的关系更近一层,让民族大家庭更加温馨,更加其乐融融。

舍小家,为大家,民族团结,薪火相传

她的丈夫是电力职工,有时下乡,有时值班,家里还有老人孩子,多数家务都落在她的身上。家庭事务多而繁杂,但不影响她的工作热情,因为她深知“同呼吸、共命运,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在春秋易感冒时期,每天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上课时进行,怕耽误学生们上课,考虑到当时情况的特殊性,她就坚持在放学后进行消毒,放学后再进行。家里孩子和家务就都扔在一边,镇内各中学都因感冒等原因不同程度出现了发热病例,由于管护及时,她们学校没有发生一例传染病。

在她眼里,民族团结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使命,更是这个家族的担当。因此她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了远在他乡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接受更好的民族教育。希望下一代会投身于民族团结的建设中去,少数民族群众利益得到不断的保障。它不仅为民族团结燃起了一把火,更为民族团结种下了一颗种子。

她说:“工作再重要,也要从一点点开始,人生再辉煌,也需要一步步走过。民族团结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多年来她坚持为各族人民办实事好事,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编辑|田雪琦

审核|李会娟

来源:开鲁县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