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保住了!民警“电话+上门”成功阻止财务人员受骗

2021-08-30 10:46:19 作者: 200万,保

8月23日,江津区反诈骗中心紧急预警,辖区财务人员小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指令后,几江派出所民警立即电话联系小张,了解情况后让对方不轻信不转账,同时上门进行劝阻,精准预警,机智的小张识破骗局,保住公司200万。

当天下午,江津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小张正在办公室忙碌,突然接到电话,说是上级单位要了解企业的账目情况。

小张简单询问后对方很快就进入正题。由于对方声称是上级单位,且能说出企业的基本情况,询问了财务方面的问题,于是小张信以为真。

为了方便工作,添加了对方提供的QQ号,并进入了一个QQ工作群。小张进群发现,“公司领导”和“公司同事”也在群内交流工作,在核对完账目提交资料后,对方声称为了不影响公司办公,主动退出了群聊。过了一会,“公司领导”让小张查看公司账户可用余额,并将钱准备好,汇款转账要用。小张查完余额告知“公司领导”自己没有转账权限,“领导”却让小张将有权限的同事拉到群内。

此时,小张发现端倪,有权限同事已经在群里了,“领导”居然不知道,同时接到了反诈民警的电话,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挂断电话,在办公室等待民警到来的间隙,小张回忆刚刚发生的事情后怕不已。直到见到上门劝阻的民警,才松了口气:“感谢你们及时电话提醒,公司账上的200万元才没那么容易被骗走。”民警告诉小张,由于注册了金钟罩,当她在与不法分子通话过程中,系统发出预警,警方接到指令才及时进行了劝阻。

不法分子常常假冒单位或企业领导、老板,通过QQ、微信或电话等方式与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联系,以各种理由要求其通过公司账户往指定账户汇款。由于财务人员掌管资金较多,一旦上当受骗会带来巨大损失。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江津区反诈骗中心指导派出所多次对辖区财务人员开展精准宣传,采取集中培训、上门见面宣讲、小教员再训等多种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同时还与财务人员签订了“反诈承诺书”,做到单位、企业“江津金钟罩”全覆盖。

骗术解析

第一步:

诈骗分子事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受害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等个人资料,接着注册微信号或QQ号,然后添加受害人为好友。

第二步:

诈骗分子往往使用领导的真实姓名,或和领导一模一样的昵称作为微信名或QQ名,有的甚至盗用领导微信或QQ头像。

第三步:

诈骗分子能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职务等信息,让其卸下防备之心;随后以正在开会、参加活动、办事急需转钱、货款尾款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尽快转账至指定账户。

第四步:

受害人由于敬畏“领导”“老板”,不敢向其核实信息,极有可能上当受骗。

津法君提醒

1.公司财务人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转账请示、核实制度。

2.如果公司老板、同事通过网络社交工具沟通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打电话或者当面核实,切勿轻易进行转账、汇款。

3.如果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配合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