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为民,不负韶华 ——85后青年法官让晗的蜕变之路

2021-08-22 21:16:22 作者: 仗剑为民,不

让晗,男,1985年1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参加工作,2015年被调入巨野法院民二庭担任法官助理,2020年通过法官员额遴选成为巨野法院最年轻的员额法官。十余年逐梦,这位在法律道路上不断奔跑的“后浪”,终于成为了法庭上定纷止争的“新起之秀”。

业精于勤 做好“学习型”法官助理

任法官助理时,每天大脑飞速运转,流连于诉状、代理词,证据卷宗等各种诉讼材料、司法案件和法律法规之间;日日笔更不辍,练习归纳争议焦点,草拟庭审提纲,撰写裁判文书以及参与案件协调。见缝插针的与当事人电话沟通,安排谈话、调解。这一系列的“琐事”,历练出了他在执法办案中独有的专业细致,有条不紊。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因受高额利息诱惑,一对老夫妻将自己积攒多年的十万元退休金放贷于人,怎料欠款到期却难索分文,老两口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民二庭在受理此案后,作为法官助理的让晗便第一时间联系了被告放贷公司。经查明得知,该公司经常针对年长的老头、老太太进行广告宣传,对其承诺高息,在收到现金后却出具股金收到条来代替借条,之后以各种理由推诿不还,涉案钱款金额均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为尽快帮老人们要回血汗钱,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官的协助下,让晗遂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起初,被告态度强硬,称自己没钱支付欠款,他便不厌其烦地对被告进行释法说理,告诉其此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及产生的不良影响。经几番劝解,被告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表示同意将欠款分批发放到位,并向老人表示歉意。

“努力学、踏实做”是法官助理那一时期的主题词。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实践学习;一丝不苟的做,积极主动的做,不计得失的做,成功没有侥幸。如此,从不知所措到游刃有余,从自我怀疑到获得认可,付出终有回报。

立足基层 争当“服务型”法官

时间总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如今,他已成为一名民事法官,在法庭里,每天面对的既有夫妻矛盾、邻里摩擦,也有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他坚持把每一起民事案件都当作是解决百姓生计的要事对待,用真情关注民生,通过处理纠纷,让法律温暖人心。

一次,在一桩离婚纠纷案中,女方坚决要求离婚,男方不同意,哭唧唧的来到大义法庭,希望法官让晗能帮助其劝劝妻子,可以重归于好。让晗在详细了解此案后,得知女方要求离婚的原因是双方因孩子在外地上学长期不在一起生活,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一直对其心生猜忌,夫妻之间缺少基本信任,严重影响夫妻感情,故要求离婚。

为妥善化解这起家事纠纷,法官让晗运用家事审判工作方式,本着化解矛盾积怨,帮助双方走向新生活的愿望,积极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法官让晗在调解过程中将原被告长期的积怨矛盾通过释法说理、批评教育的方式说通、说透,帮助夫妻二人认识到了自身在婚姻中的不足。经过一上午的耐心调解,最终夫妻二人重归于好,该案圆满调解成功。

“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经营,调解离婚的案件,不仅要尊重双方当事人对婚姻的自主选择,还要在调解的过程中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普法教育,化解婚姻中存在的矛盾,帮助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幸福观。这样才能引导帮助双方当事人放下包袱和平地走向新生活,减少对离婚家庭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的伤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事后,让晗感慨道。

内外兼修 练就“专业型”法官

近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乡理乡亲》栏目播出了新闻纪实专题片《真假不难辨的官司》,该片根据法官让晗审理的一起邻里纠纷案进行实时跟踪拍摄。原告在诉状中称,原告董甲(化名)与被告董乙(化名)的宅基地东西相邻,原告的宅基地东西长19.7米、南北长15米。被告在没有取得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私建住宅,并向东侵占原告的宅基地。原告向所在村委会及市长热线12345反映后,被告依然偷建好房屋。被告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特提起诉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