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聋哑病人沟通困难 海宁护士请10岁女儿帮了个忙!

2021-08-13 07:19:16 作者: 与聋哑病人沟

关注

碰到聋哑人做手术,不会手语不好沟通怎么办?近日,海宁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苏夏岚选择用漫画的形式和他进行沟通,让病人看到后大为安心,手术成功了。让苏夏岚开心的是,这组漫画是自己10岁的女儿画的,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

术后,转入病房的患者吴先生(化名)向医务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脸上充满了感激的笑容。

苏夏岚今年34岁,从事护士工作14年,2013年开始到手术室工作。作为护士,每天都能遇见形形色色的手术病人,如何有效的和病人沟通,是她的首要工作。

“和普通患者交流,我们只需要把手术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苏夏岚说,但是如果手术时碰见像聋哑人这样的特殊病人时,护士和病人之间交流起来就相对不顺畅,“聋哑人‘有苦也说不出’,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更耐心,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平时工作中,医务人员只能通过写字以及点头或摇头的方式去和他们沟通。然而,文字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如果碰到不识字的患者,效果会大大降低。

这些年,医院一直致力于让各个科室推出优质护理服务,前段时间,苏夏岚结合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就想到用图画的形式来解决问题。然而,她并不会画画,这时,她想到了从小就学卡通画的女儿。

回到家后,她将想法跟女儿曹妤芯说了。曹妤芯今年10岁,下学期读四年级,从小就喜欢画画,她很乐意帮这个忙。母女俩先在网上找素材,然后由妈妈构思,女儿根据妈妈所表达的来作图。不到一天的时间,小姑娘就将所有的图画好。

这组漫画一共9幅,是曹妤芯用水彩笔一点点细致地描绘出来的,包括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会遇到的问题,再配备了必要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超级有爱。比如:病人身上是否有佩戴首饰、假发、活动假牙、发箍、手机和隐形眼镜等;半身麻醉需要病人双手抱着双腿摆成虾米状.......这样一来,让病人能够清楚的明白画的意图。

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40多岁的吴先生是一名聋哑人,前几天,他因为锁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

苏夏岚清楚,手术室里只有患者一个人,处在一个无声的环境中,家人无法陪伴,多少会有些紧张。在手术过程中,当苏夏岚向吴先生一一展示这本画册时,他点了点头,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并积极配合手术。

手术后,吴先生转入了普通病房,当护士来查房提起这本画册时,他立马伸出右手,并竖起了大拇指给予了肯定。

曹妤芯也很开心,因为自己的画能够在妈妈工作时帮上忙,“如果以后妈妈还需要我画画,我会继续配合的。”

在很多人看来,手术室是一个比较冰冷的地方,都是手术器械。而在海宁市中医院手术室里,医护人员经常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面对小患者,他们都会自觉地担任起“知心妈妈或爸爸”的角色,大家的目的都一致: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