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河道洪水全部归槽,各水文站水位回落

2021-08-07 10:01:28 作者: 浚县:河道洪

原标题:浚县:河道洪水全部归槽,各水文站水位回落

截至8月5日10时,卫河河道各水文站全部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河道洪水已经全部归槽,各水文站水位正在回落;卫河启用的8处蓄滞洪区总蓄水量4.12亿立方米,各滞洪区均进入退水状态。

据目前河道水情、蓄滞洪区滞洪情况以及建国以来历次分洪滞洪退水情况,经综合研判,省水利厅预判8个蓄滞洪区将于8月中旬左右全部退水完毕。

连日来,记者深入到浚县防汛抢险一线采访,有了各方的共同努力,浚县的防汛形势正在一步步好转。

上阵还是父子兵

淇门水文站、刘庄水文站分别是卫河、共产主义渠上的重要水文站,两站距离不远,处于这次暴雨洪水的关键位置,测报工作非常重要、任务异常艰巨。洪水暴发至今,这两个水文站一直停电、停水、没有网络信号,没有条件洗漱,而且蚊子很多,洪水后期发出阵阵恶臭,测流过程中即使戴着口罩也还是呛得让人眩晕。

淇门水文站站长李得保,虽然年近退休,但干劲十足,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奋战在防汛测报一线。特别在7月21日18点洪水超出警戒水位、22日0点水位超过65.50米时,省水文水资源局要求每半个小时拍报一次,李得保忙得连轴转,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鹤壁水文水资源局综合科科长李希伟是李得保的儿子,也是刘庄水文站原站长。因为熟悉共产主义渠水情,洪水暴发之初,他就主动请缨到刘庄站工作。而半小时一拍报的繁重任务,让他经常奔波于查看水位、编发信息、到处找信号发报,有时得跑一里多才能发出信息,一个拍报流程下来疲惫不堪。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怕工作太累身体吃不消,李希伟忙了刘庄站又帮淇门站,十几天时间皮肤晒得黑黝黝的,活脱脱一个“非洲人”。

战地晚餐分外香

8月1日上午,在接到省里防汛抢险救援指令后,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在两个小时内集结三台大型抽水泵车、四辆执法车辆、四辆后勤保障车辆、43名专业技术及执法队员,由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娄文奇带队,火速赶往浚县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他们连续奋战在鹤壁与浚县快速通道(浚州大道与省道永定线342交叉口)救援现场。8月1日下午,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援鹤突击队赶到后,不到30分钟就在早先用防洪沙袋筑起的高近4米、长6000余米防洪大堤上快速架设五条各100余米长的泄洪管道,以每小时2300多立方米流量向14公里泄洪区进行泄洪。

“我们的43名援鹤突击队员要么在过膝的混水中不停排水作业,要么头顶烈日徘徊在防洪堤坝上紧盯着高效运行的设备,困得实在不行了就蜷曲在后勤保障车辆驾驶室打个盹。”娄文奇告诉记者,在防洪大堤上吃饭,队员们说"战地晚餐分外香"。直到8月4号17时左右,他们才在洪水退去后腥臭难闻的一块10平方米大小的地方搭起了两个临时帐篷。

经过五天四夜奋战,截至到8月5日,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援鹤突击队己经泄洪200000余立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被淹村庄、田地、道路洪水水位明显下降。

防汛消杀两不误

8月5日下午5点,一架小松鼠、一架贝尔407两架直升机飞达浚县,按照当地政府消杀方案,立即投入空中喷洒药物进行大面积消杀作业。

小松鼠直升机 8月5日15时56分自郑州上街机场起飞,17时08分在浚县一中降落,截至8月6日9时50分共飞行6架次,载药2800公斤,平均单架次喷洒3500余亩,沿共产主义渠消杀。

贝尔407直升机 8月5日16时04分自郑州上街机场起飞,17时06分在浚县一中降落,截至8月6日9时50分共飞行6架次,载药2800公斤,平均单架次喷洒3500余亩,沿卫河消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