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档”延伸出“同学档”,他们是核酸检测点的最佳搭档

2021-08-07 00:46:27 作者: “母子档”延

极目新闻记者 张理晶

通讯员 朱素芳 潘宇翔

实习生 侯思宇 张照

“说一下您的姓名、身份证号、楼栋号......”,8月6日下午,在武汉江汉区汉兴街道姑嫂树社区的核酸检测点,大二学生王翔宇和他的同学谢祯子坐在电脑前登记居民的个人信息,汗水从脸上淌下来,手里的动作却丝毫没有放慢。王翔宇的妈妈管莉在一旁时刻关注着登记点的情况,及时引导排队的居民前去登记,避免浪费时间。

三天30多个小时:志愿服务没有停歇

8月的武汉如同一个蒸笼,烈日和闷热裹挟着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疗工作者、排队做核酸检测的居民和拿着小喇叭二维码忙前忙后的志愿者。

8月3日,姑嫂树社区居民管莉在了解到社区核酸检测点需要志愿者协助的信息后,第二天一早就带上儿子王翔宇前去检测点看能够提供什么帮助。在海南师范大学就读的谢祯子听到消息后跟随着一同前往参加志愿者服务。接下来两天,三个人也是一早就前去帮忙,最长的一天工作了接近12个小时。

盯着电脑屏幕,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来人,由于隔着口罩,声音传递并不是很清晰,在听清楚信息和数字后,快速敲打键盘录入信息,这是王翔宇和谢祯子这三天来最主要的工作任务。第一天,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十一点,中间除了吃饭短暂休息外,两个人一直重复着手头的工作,他们已经不需要低头就能准确弄清每个数字键的位置。

这个录入信息的任务是王翔宇和谢祯子自己“找”的。核酸检测第一天,队伍排成了“长龙”,但是录入身份证的机器反应不够快,也只有两名进行信息登记的工作人员。

“我们就想能不能参与到信息录入的工作当中,这样可以加快检测速度。”天气炎热加上队伍望不到头,部分居民抱怨进度太慢。王翔宇便主动向工作人员提出这个想法,得到同意后,他和谢祯子迅速回家取电脑和插线板,开始进行信息录入。

“一天下来,眼花手酸,手指头都是疼的。”王翔宇带着笑意说,不过跟其他人比倒也不算辛苦,医护人员的衣服能拧出水来。

“没想到两个小朋友这么有韧性。”管莉带着自豪的语气说,她问谢祯子累不累,得到的回答是,这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不觉得累。谢祯子今年刚成为预备党员,没想到还挺有觉悟。

与王翔宇和谢祯子的“坐一天”的任务不同,身兼数职的管莉是站一天。刚开始她沿着队伍,安抚居民的情绪,拿着二维码挨个提醒大家拿出健康码,咨询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看到医务人员忙不过来,她又前去协助贴试管标签。忙完一波之后,她接着赶去维持登记信息处的秩序。

她告诉记者,结束今天社区这边的任务后,晚上又赶往单位那边继续进行协助工作。

母子俩常一起参加志愿活动

“医护人员更辛苦都没说啥,我们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父母和学校也鼓励我做这件事情。”王翔宇说,医疗工作人员的防护服半天就全湿透了还没有休息,我们只是偶尔这么做,他们做完这个检测点的工作可能还要去完成下一个检测点的任务,比我们更辛苦。

王翔宇告诉记者,有的居民免费给他们送水,来了把水一放就走。“我非常感动,这让我觉得做这件事有了更多的意义,这些可爱的居民也给了我们志愿者很大的动力。”王翔宇说。

对于妈妈管莉来说,她算是“熟练工”了。在疫情爆发初期,她就下沉社区和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疫情防护工作,进行入户排查、代购买菜等。

“你不去,我也不去,那这个工作谁来做。”管莉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要靠政府快速反应采取措施,也需要很多人能够站出来一起听取调度完成下达的任务,也正是因为有很多这样的人存在,困难才能够更快被解决。

管莉坦言,“做这些事情也是为了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每年假期,她都会带着王翔宇一起去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例如铲除墙上的小广告,摆放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等。虽然会有些辛苦,但非常有意义,她经常在做完一次志愿者活动后跟儿子一起总结收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