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未雨绸缪筑平安

2021-08-05 16:38:19 作者: 遵义市防震减

多彩贵州网讯 “同学们,贵州在历史上属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遵义市地质结构比较复杂,近年来遵义周边发生的地震普遍具有震源浅、烈度高、震感强烈、影响范围较大等特点……”日前,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遵义市第八中学,给同学们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并组织开展了一次模拟逃生演练。

近年来,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效能,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先后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先进工作单位、贵州省防震减灾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今年7月初,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还荣获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

宣传防震知识 从容减灾避险

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遵义市人民政府地震办公室,先后更名为遵义市地震台、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2019年机构改革后划转到市应急管理局。

“虽说遵义不属于地震活动频繁地区,但是遵义的防震减灾工作却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据遵义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遵义共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基地)15个。每年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时段开展大规模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适时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升了全市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遵义市老城小学三(6)班的胡耀元同学和家人当时正在那里旅游。危急时刻,胡耀元保持镇定,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指挥家人一起逃生。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胡耀元说:“由于平时在学校学过应急逃生的方法,因此地震发生时并不慌乱,首先第一反应不要站着,因为剧烈震动会让人摔倒受伤,要立刻先趴下,再低着身子往外逃……”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云南、贵州多地有震感。当地震发生时,播州区泮水中学13岁女生顾欣瑶发挥所学防震减灾知识,撤离时勇敢逆行,指挥近百名同学应急疏散,其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两位遵义少年相继亮相央视,体现了遵义市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基地)创建成果。今年以来,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还深入社区、机关、企业等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拓宽科普宣传领域,真正实现防震减灾科普进社区、进基层。

强化抗震管理 延伸队伍救援

一直以来,遵义市高度重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强化队伍准备和社会准备,积极开展应急避难场所的规范建设,持续推进综合性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志愿队伍的组建和训练,构建起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社会救援队伍为支撑的综合性地震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抗震救灾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以后,遵义虎鹰救援队从遵义奔赴九寨沟参与抗震救灾救援工作,得到了民政部救灾司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据遵义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每次周边地区有地震发生时,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都及时发布信息,消除市民恐慌情绪,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及时调度相关和相邻县(市、区)做好震感收集和群众安抚工作,并对震感明显的隐患点进行全覆盖排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效推进普查 打造遵义样板

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震情监测和预警是基础。近年来,遵义市配合省地震局开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贵州子项目基本站建设。全面建成后,将全方位覆盖全市行政辖区,形成预警能力,产生社会效益,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此外,遵义市防震减灾中心还不断更新完善地震监测岗位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坚持每日进行地震监测、监控日志登记,定期对地震台设施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台站仪器设备运行稳定通畅,保证监测数据稳定传输,高效运行;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自查检查,并对2009年以来开工建设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场所开展抗震设防普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