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筷、分餐渐成乌鲁木齐市民就餐习惯

2021-08-04 12:53:01 作者: 用公筷、分餐

3日,在市民肖墨涵家中,一家三口人,餐桌上四双筷子,公筷带有明显标志。(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 李晓青 饶俊华)疫情防控慎终如始,随着防疫意识的深入人心,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成为乌鲁木齐市民外出就餐、家庭餐桌的文明用餐习惯。

8月3日,记者走访乌鲁木齐部分餐饮机构及居民家庭,发现越来越多市民意识到“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心安”、“分餐进食更安全”、“外出购餐,应尽量带走避免堂食”。

“公筷意识”渐入人心

3日清晨,家住高新区(新市区)长沙路的市民肖墨涵正在为家人准备早饭,一家三口人,餐桌上四双筷子。

“这双末端带有标志的是公筷,和其他筷子不一样。我选了不同颜色的餐盘、碗,大家都是各用各的,在家也要注意就餐安全,养成好习惯。”肖墨涵说,刚开始时不习惯,后来家人互相监督,现在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独碗独筷”的方式,以后也会坚持下去。

使用公筷也得到了很多年长者的认可。3日13时,65岁的市民王凤荷和外孙女在家中吃饺子。王凤荷说,从去年以来养成了在家勤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的习惯,现在还习惯了吃饭时用各自的专用碗筷,夹菜时用公筷。

在餐厅里,公筷的使用也已经逐渐推广开来。

3日中午,市民田晓锋和朋友来到新世界广场美食街就餐,美食街入口处自动测温设备实时显示入场人员体温,无接触感应洗手台上摆放有免费使用的免洗消毒洗手液,田晓锋和其他前来就餐的顾客一样,保持间隔有序进入美食街就餐。

“这是您的餐,筷子在消毒柜自取,提醒您使用公筷,祝您就餐愉快。”一家经营石锅鱼的门店前台摆放着餐筷自动消毒机,田晓锋和朋友2人,取了3双筷子。

“多一双是公筷,这样也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健康。”田晓锋说。

“分餐进食”成为文明礼仪

3日午饭时间,家住南昌路的市民吴智俊做好饭后,拿出了几个餐盘,将刚出锅的饭菜按人数分装在餐盘里。吴智俊说,他一直在关注居家防疫知识,了解到合餐易导致疾病传染,分餐可以有效避免疾病传播后,就坚持分餐。

分餐进食的方式也获得了很多上班族的践行。在会展大道一美食街内,市民安然和同事同向而坐,在餐桌上,除了两人各自点的餐食外,还有一份小份椒麻鸡被分装到了两个盘子里。“分餐不仅健康,也是文明礼仪的表现。”安然说。

“从健康角度分析,使用公筷公勺确有预防病从口入的作用。”乌鲁木齐国际医院院感办主任马丽莉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防疫、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需要重视细节,而日常用餐环节更是不容忽视。主动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制,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关键在于落细落实,将其真正融入日常生活。”马丽莉建议,市民外出就餐使用餐馆的餐具时,主动要求配备公筷公勺;在家里吃饭时,也要使用公筷、公勺,尽量做到每位家庭成员有自己专用的碗、筷子、勺子、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