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路消防救援站站长李芦峰13年累计参加灭火救援近1500次 冲进火场勇救儿童 90后“火焰蓝”逆行永不停歇

2021-08-01 19:22:38 作者: 五马路消防救

“车库里还有没有人,快点救人。”近日,南开区宝龙湾家园一地下车库突发火灾,南开区消防救援支队五马路消防救援站站长、三级指挥员李芦峰,在队友的掩护下两次冲进火场将被困在车库内的两名儿童安全救出。今年30岁的李芦峰自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始终奋战在灭火救援第一线,带领队友尽心尽责守护辖区百姓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新时代消防人的职责与使命。今年7月,李芦峰被评为天津敬业奉献好人。

铁面教头 带队苦练

在本市南开区广开中街高楼林立的居民区中,常年驻守着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有着丰富灭火救援经验的消防救援队伍。他们用大爱与责任肩负起保卫辖区方圆4.7平方公里、数十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南开区消防救援支队五马路消防救援站。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五马路消防站时,身着训练服的李芦峰,正在4层练塔下冒着酷暑带队进行挂梯上楼训练。“上,快上,动作再快点!”李芦峰大声提醒着。训练场上,明晃晃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热浪一阵阵从地面翻涌上来,记者在没有任何遮蔽的训练场上站了十几分钟,便已满头大汗。

李芦峰1991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从小就立志当兵报效祖国的他,入伍成为了一名消防兵。2014年,李芦峰被保送至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习,2016年7月毕业后来到五马路消防站任职。在13年的消防救援工作中,他无惧艰险,逆火前行,始终坚守在消防救援第一线。每天清晨,他总会比队员们早起20分钟,站在训练场上等待队员列队集合,他带头刻苦训练,坚持做一名严格要求的“铁面教头”。

“1号员接分水器要稳准狠,5号员升降绳包速度要加快,司机要眼疾手快第一时间加压给水,其他号员各司其职、集中精力,让我们再来一次……”李芦峰说,训练场上多练几遍,在实战中就能快上一秒,而火场救人,拼的就是时间。为了提高一秒钟的成绩,每一个训练科目他都要带领队员重复千百次。训练结束后,挽起被汗水浸湿的裤腿,记者看到他的两腿膝盖上,满满都是训练和救援时留下的斑斑伤痕。

冲进火海 救出儿童

李芦峰加入消防救援队伍13年来,累计参加灭火救援行动近1500次,救助被困群众300余人。今年6月24日清晨,辖区南大道宝龙湾家园一地下车库突发火灾,有两名儿童被困火场中,情况万分紧急。接到报警后,李芦峰立即带领指战员迅速赶往现场。“前班车内攻救人,抢险车设立警戒,后方车供水稳定后,轮换前方内攻人员!”在出警途中,李芦峰迅速对各车的任务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到达现场后,李芦峰带领几名队员携带着救援器材一头扎进了翻滚着浓烟,如迷宫般的地下车库,在被困儿童家长的指引下,经过10分钟的紧张搜救,第一名被困儿童被成功救出。此时,一直与家长保持通话的另一名被困儿童逐渐没有了声音,李芦峰立即对身后的消防员大喊一声“跟我走”,再一次冲进了火场,8分钟后第二名被困儿童也成功脱险。

采访中,李芦峰给记者讲述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救援故事。一天深夜,西湖道消防站辖区内泾水道附近因施工人员不慎挖断燃气管道造成燃气大量泄漏,情况紧急,急需增援。接到报警后,李芦峰带领9名队员分乘两部消防车紧急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发现泄露的燃气喷出地面约有三四米高,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臭鸡蛋的味道。由于事故地点紧邻居民区,路边还有很多正在营业的餐馆和商户,周围站满了围观的居民,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泄露的燃气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后果将不堪设想。李芦峰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向队员们下达作战命令,同先后赶到的西湖道消防站和灵隐道消防站共7辆车40余名指战员,出动3支水枪和2门水炮对泄漏点位喷射出的燃气进行稀释。经过4个多小时的鏖战,直到第二天凌晨,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李芦峰才带领队员返回消防站。

爱心帮扶 服务百姓

“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李芦峰经常教导队员的一句话,无论是对朝夕相处的队友,还是对素昧平生的百姓,他都能以一颗赤诚之心去帮助。“这两天训练、出警实在太忙,三四天没去孙大娘家了,走,去看看。”李芦峰所说的孙大娘,名叫孙玲,今年69岁,住在一墙之隔的纯善里小区,是五马路消防站在2013年的一次出警中结识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