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二海:反哺家园的乡村建设推动者

2021-07-29 11:22:33 作者: 邓二海:反哺

多彩贵州网讯 邓二海,贵州安顺人,1979年出生于旧州镇朵嘎村。回村前,在泉州内坑工业区德信鞋业公司工作,后来自己创办鞋厂,日子过得不错,在村里有些名气,当地18-35岁的年轻人都找他打过工。据村民回忆,刚回村时他都是大金链子小手表,而如今看他,虽然服装依旧得体,但是布满污渍,也懒得打理。

第一次见邓二海时,他蹲在家门口修理两块木板,他说这是他未来咖啡厅的门。在这个几乎只有老人小孩的地方建咖啡厅?这么天马行空的想法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采访。

为什么要回到农村呢?这个问题不仅我好奇,村民、朋友们也不理解,家人也是极力反对:“在外面混的好好的,回去就什么都没了。”其中的利弊他不是不清楚,但他就是想回村干一番事业。他说:“人总是要回家的嘛,落叶终要归根,在外面混的再好也不及回家的归属感。”幸运的是,妻子是支持他的。“你想清楚就好”,这是她唯一的叮嘱。他一直关注着村里的发展,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就有所想法,所以前年村中一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他立马就回村了,直到现在,他还一心投入在村里的致富工作中,他说:“不要一个人发展,要大家一起好起来。”

刚回村时,他养马蜂,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几个月下来就亏了几万。于是他开始建服装厂,但刚开厂40天就赶上了疫情,也只能作罢。如今他养起了鱼,规模不大不小,但收成却意外的好。没有设备没有技术,但是别人只能养1万条鱼的池塘,他投了15万条,只死了2千条左右,连隔壁的鱼塘都要向他收鱼。他调侃道:“我从小没拿过锄头,有时候也会想自己为什么要跑回来吃这种‘苦’。”为了回村建设,不说放弃了原先优厚的待遇,他自己就拿出了近50万的存款,建服装厂时还贷款了10万。幸亏鱼塘“活”起来了,不然下一步真不知道该干什么。鱼塘是他的运气,也是他给村里带来的福气化形。

说回咖啡厅,在农村建咖啡厅?这个商人好像不会赚钱。但深聊之后你会发现,眼前这个男人不能小看,他心里早已构出一副蓝图。他想要办农家乐,他收集村里的物件,因为知道那些村里老人司空见惯的东西,是游客眼中的当地特色;他的鱼塘将不再是鱼塘,他要承包下周围的田地建一个垂钓园,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为村里留人;他让亲戚来村里开餐馆,用他的房子,不收租金,但他有两个要求,一是客人要招待好,要让客人吃得开心;二是要开发菜品,要让客人吃得好。目前餐馆并没有客源,客人主要是部分村委和少数工人,但他不在意,他只希望未来有条件开农家乐时,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不只关注经济发展,也支持村里的工作。“宜居乡村”项目推进时,他作为仅有的三名志愿者之一,挨家挨户地做群众工作,给村民宣传政策方针。房屋改建时,除了动员,还帮忙搬家、安排临时居住点,甚至还承担工地监督工作。你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他说:“只有村里建设好了,政府看到了,才会有人帮我们;打工人看到家里有发展趋势才会回来,这个村才会越来越好。”确实,像他这样敢想敢闯的,村里找不出第二个人了。他也相信“别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我们村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做?”

邓二海,乡村建设推动者,农民致富领路人。他闯过外面的世界,见过城市的繁华,但他依旧放不下对家乡的牵挂。他有想法,更有魄力;不怕失败,但不鲁莽。从村里走出去固然好,但学好本领反哺家园更让人钦佩,乡村振兴需要这样的榜样!(西秀区人才办)

编辑:张露 责任编辑:陈泽赟 终审: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