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DNA比对成功 促17年后亲人团圆

2021-07-28 18:17:52 作者: 5小时DNA

7月27日晚19:40,当周凡走进武进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楼时,等候他已久的父母周水新和刘容保上前紧紧拥抱住了他——这场重逢,是一对父母17年漫长寻子之路的终点。这是今年自武进公安分局开展“团圆”行动的第7个成功案例。

17年里的绝不放弃

19日上午9点,来常打工的湖北黄石市大冶人周水新、刘容保夫妇,匆匆走进了武进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楼的大门。前一个周末他们在“常州武进公安微警务”上看到了一条名为《助力寻亲,让爱回家,常州市公安局设置免费血样采集点》的信息,于是打电话预约后,在周一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赶来采集血样了——只因2004年12月25日,他们有智力缺陷的儿子周凡走失了。

周水新、刘容保均出生于1964年,今年都已57岁了。2019年5月,此前曾长期在武汉打工的他俩,从湖北来常到武进区洛阳镇打工,暂住在戴溪,尽管生活的城市变了,但“寻找儿子”这个念头对于老夫妻俩来说,17年来却始终没有改变过。

周凡出生于1990年5月,是周水新、刘容保的大儿子,因智力存在缺陷,语言沟通能力也存在障碍,是夫妇俩在武汉打工期间意外走失的。为了找回这个儿子,他俩17年来尝试了各种方法,上过电视、登过报纸、贴过小广告、发过广播,甚至为了能让周凡找到回家的路,周水新夫妇俩来常前在武汉始终租住在儿子走失前的那个地址。

“周凡之前曾经丢过一次,但很快被找了回来。最后一次走失,综合其父母的回忆,我们猜测是当时他很喜欢跟着车跑,也可能别人给好吃的他就跟着走了,又因为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父母的名字和居住的地址,所以别人也很难帮他找回家!”此次赴深圳比对生物信息并帮助把周凡带回来的武进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指导员冯志阳说。

5小时成功比对“深小江”

周水新、刘容保抱着渺茫的希望进行了血样采集,但令人欣喜的是,就在这对夫妇完成采集血样5小时后,武进警方就通过公安部“团圆”行动平台,成功比对中了2009年深圳警方曾采集到的“深小江”血样。

当天为了化验血样并比对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的武进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警长黄韬觉得,能尽快帮老夫妇俩找回儿子实在是太好了。据其介绍,“团圆”行动是公安机关去年年底组织开展并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的查找被拐失踪儿童的专项行动,即依托“打拐DNA系统”,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通过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扎实开展积案攻坚等工作,全力侦破一批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一批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的儿童,争取早日实现家庭团圆。

“我们当时比对成功后非常兴奋,但因为信息采集比较早,后来我们通过与深圳警方对接,并多方致电确认了‘深小江’仍在深圳市福利院。”黄韬说。于是,21日,冯志阳立刻前往深圳,因疫情防控等原因,几经周折才采集到“深小江”的生物样本寄回常州,并经进一步确认,证实了周水新、刘容保夫妇是“深小江”的生物学父母。

据悉,“深小江”是周凡在深圳市福利院里的名字。据该福利院负责人介绍,周凡是在2005年7月被公安机关送至福利院的,当时他已经在深圳流浪了一段时间,至于周凡如何从武汉来到深圳已无法考证其过程。

随即,冯志阳受周水新夫妇的委托,在深圳市福利院办妥“深小江”即周凡的认领手续,乘飞机于27日下午18点多到达常州,并立刻赶至武进认亲。

“换新衣”成重逢后首件事

搂着久别重逢的儿子,周水新夫妇老泪纵横,父亲伸出大手抚摸着儿子的脸,一迭声地问:“你认不认识老爸老妈?”为了周凡的归来,夫妇俩还特地给儿子从头到脚买了一身新衣服。短暂的激动之后,周水新夫妇赶紧让儿子换上了新衣。

“这是他们那边的风俗,也有焕然一新的意思。”赴深圳接回周凡的冯志阳说。事实上,周凡今年已是31岁,因其自理能力较强,在深圳市福利院里还承担着照顾其他儿童的事。但因为残疾,他仍需要长期遵医嘱服药。心疼儿子的刘容保哭着说:“那时候他不是这样的,在外娃不知吃了多少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