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坐公交从上海飙到北京”?00后up主这么说……

2021-05-15 17:58:27 作者: 为何“坐公交

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登上了热搜

当事人华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唐同学在B站发布《坐公交从上海飙到北京》

这条近16分钟的视频截至目前,已有近140万播放量

这个在公交车旅程中感受祖国发展和成就的唐同学

是一名00后

曾经历汶川大地震

从那样的阵痛中走来

他说这更让自己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并懂得感恩图报的人!

昨天,恰巧又在乘坐公交的唐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这次事件的当事人

他愿意接受少量媒体的采访

披露更多的信息

不是为了让自己带来更多流量

而是 希望打破更多人对“公交”的刻板印象

也用这样一次旅行视频

让网友共同感受祖国的伟大!

上海到北京,飞行时间只要2小时

一名00后大学生

却选择换一种方式到达

总共耗时六天五夜

这个刻意放慢的步伐

倒也带来别样的感知

唐同学利用五一小长假的放假时间,从4月29日起坐公交从上海奉贤出发,5月4日抵达了北京路庄。其间,几乎全程坐着公交车,完成了1810公里的旅行,车票共计381元。

他将自己从出发到结束的所有行程用视频化的方式完整展现,第几天,几点到几点,搭乘哪一路公交,一共多少站,一班多少公里,总里程多少,票价多少等,都进行了详实记录。

根据视频显示,唐同学从上海出发,先后途经苏州、无锡、泰州、扬州、淮安、宿迁、徐州、济宁、泰安、济南、德州、衡水、保定,最终来到北京。

在B站上,每当画面切换至一个新城市,弹幕便会飘过“xx人民欢迎你!”

不少网友都对此给出大大大点赞!

有很多赞叹勇气

赞美青春说走就走的评论

更有切实感到祖国发展的点赞

对此,唐同学说

这更是他所认为视频传播的意义

“公交车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便利,通水通电通公路,我觉得,这就是最崇高的人文关怀。也或许,只有亲身走一遍,才会感受到我们国家公交体系有多么四通八达。”

旅途中,从南到北

建筑风格、地域风貌、老百姓的方言习俗

一路发生变化

先前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

活脱脱地被感知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水平的发展

也在激励唐同学学有所成

为国贡献青春之力

“特别是长三角、京津冀发达的跨市线网,将多地的公交线网紧密地联系起来,原本‘三不管’的交界地带,变成了交通枢纽,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丰富了出行选择和出行方向。这就是公共交通发展的见证,这就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蓬勃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公交体系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衔接,这是伟大祖国的伟大成就。”

实际上,他原本就是一个地理迷,这次的行程是花了五六天策划的,通过手机地图的邻区县查询,将漫长旅程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进行“拼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