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药上门,源于一位上门拿药老人的故事

2021-05-14 14:46:00 作者: 送药上门,源

王灏是金山商业集团、供销社下属金山医药公司的一名党员职工。他所在的恒德大药房从2016年开始,成为处方药朱泾地区的指定发药点。为了能够方便村、居腿脚不便及高龄的老人,他长期义务为朱泾镇城区及全镇各村送处方药,持续了近五年的时间,真正践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把方便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

下午1点,王灏照例按照处方从药房拿药。装满整整一箱后,他便一手背着包,一手拿着药,开着车前往第一个发药点,朱泾镇温河村。虽然不是朱泾人,但是经过五年几万公路的里程数,他对朱泾的乡村道路早就了熟于心。为了能够节省油钱,他去年还特地买了辆摩托车。

金山医药公司党员王灏称:“我去年买了辆摩托车,三月份买的,我看现在跑了4600公里,至少3500公里是送药开走的。朱泾路都熟了,因为平时天气好夏天的话,我就是开摩托车的,因为这样能耗低一点续航比较好一点。”

经过了15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温河村的村卫生室。

和医生对好账单,王灏并没有久留,就立刻前往下一个送药点。又过了20分钟左右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第二个发药点,五龙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的医生张忻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这些年来,她几乎每个礼拜都能见到王灏的身影。张忻告诉我们,村里很多老人的农保都只有一、两千元,加上患病吃药经济更加拮据。然而村卫生室并没有这些三级医院开出的处方药,原本只能依靠村民自己前去拿药。这几年,王灏把药送到家门口,让他们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朱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张忻说:“这些药都是配不到的,有些人要特地跑到上海(市区)有些老人到了市区也不认识路,只能打的一次就要50块来回100块,费时费力还费钱。他真的很好,每次都给我们送过来药,病人就很方便了,周边居民过来拿都很方便。”

随后,在下一个点采访时,我们正好遇到了一位配药的家属顾民先,拿到药的顾老伯并不知道送药的是王灏,只是这半年来,他不用每周跑到朱泾镇区去拿药。

患病家属顾民先说:“现在配药我已经了解了,他们会给我送过来的,我只要配好药就不用再去了(镇区)了。非常方便不然我就要自己去朱泾镇上的药店里拿的,送到这里就最好了。”

三个村卫生室和一个市民家,分布于朱泾各地,王灏一声不吭地开车送药,就这样过了两个多小时。而在我们简单的采访当中,无论是医生还是老百姓,对王灏都赞不绝口。

朱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夏玉清表示:“他就是很兢兢业业,很认真的,就算可能一个礼拜跑两三次,他就是跑过来,他也不会把两次药归在一起送,因为这样的话,病人的药就跟不上了,所以他就是有几次跑几次。”

村民说:“他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大家看病近一点,拿药近一点。”

在王灏的手机和电脑里,存储着很多村居民的处方药单子,每张药单背后,都是他了如指掌的病患情况。之所以选择送药上门,源于一位上门拿药老人的故事。2017年药店门口道路维修期间,有一位老人开着残疾车过来拿药。但由于药品还未从市区送达,王灏就主动提出为老人送药回家。

王灏说:“然后又一次,有一位帕金森的老人过来,非常不方便,然后我就想,因为这些人太不方便了,我就对医院的医生说碰到腿脚不便的、年纪大的,你们就对我说一下,我就留下地址、电话,就送上门去,后来就逐步越来越多了。”

一句口头的承诺,换了近五年的义务送药。王灏开着自己的车,不计较送药来回的路费,丈量着朱泾地图,也丈量着为老百姓服务的脚步。

王灏说:“金山的风景相当好,事实上走一圈心情也愉悦,为每个人提供方便,我觉得也是件好事,真的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