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儿童医院:专业耐心贴心 护苗茁壮成长

2021-05-12 08:06:21 作者: 厦门市儿童医

厦门市儿童医院护理团队。医院供图

护士通过游戏为患儿科普健康知识,减少就医紧张感。医院供图

新生儿科护士为患儿进行术后护理。医院供图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厦童宣)

屡屡刷新纪录,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不断冲击儿科“塔尖技术”,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在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护理团队也迅速成长,以精湛技艺和优质服务守护患儿生命健康。

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厦门市儿童医院在重症专科护理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建立体外循环团队、CRRT团队、ECMO团队、早产儿精细化护理团队,开设了PICC门诊及造口门诊,为危重患儿的成功救治保驾护航。

新生儿护理

精细化服务专业用心

一个强大的儿童医院,首先要有强大的新生儿科。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护理团队,为新生儿提供精细化护理。

对于一些患儿来说,出生后和他相处时间最长的不一定是妈妈,而是护士。新生儿科护理团队近期护理了一胎龄27+6周、出生体重998克、颅内四级出血、在外院住院21天后转入厦门市儿童医院的超早早产儿。入院第二天,儿科神经外科医护团队为患儿置入Ommaya囊(微创脑室引流工具),术后须严格保持孩子处于平卧位,按流程挤压脑室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保证颅内压的稳定。“孩子身体各器官都十分娇嫩脆弱,我们就像在呵护一块小果冻似的。”新生儿科护士长李丹表示,无论是换尿布还是喂奶、做检查,动作都要十分轻柔,这听上去很简单,实则十分考验手上的功夫和耐心。

实时监控暖箱的温度、给孩子分次喂奶、换尿布……新生儿科的护士们在3400平方米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频繁地来回忙碌,一天下来步数都过万,这些“护士妈妈”们每天在医院陪伴患儿的时间比陪伴自己的孩子还要长,时刻守护着脆弱的新生命。

“要有足够专业的护理技术,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信心、责任心。”护理部副主任叶茹明介绍,该院新生儿科护理团队不断刷新救治记录,包括救治胎龄23+5周470g超早早产儿,运用ECMO技术救治重度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同时开展早产儿颅内出血神经外科、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期护理及新生儿食道闭锁、膈疝、肠闭锁等各类结构畸形围术期监护。

5G时代来临,儿科护理也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今年,该院将建设新生儿随访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与高危新生儿家庭的无缝对接,启动“互联网+新生儿护理”项目,把医院新生儿科专业护理人员请到家,一对一操作,指导宝宝妈妈及家属正确护理新生宝宝,并开展智护训练居家护理,使用科学、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方式,帮助新生宝宝健康成长。

术后关怀

全天候守护先心病患儿

厦门市儿童医院是厦门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管理单位,在黄国英名医工作室及长驻心血管专家的指导下,自2019年11月开展心脏外科和介入手术以来,已形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一体化救治体系。这些危重症先心病患儿的救治离不开高超的诊疗技术,更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细化护理。

CCU(心脏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胡晓杰告诉记者,开科初期,他们就护理过一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儿。因为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孩子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必须通过手术才能存活。

在市儿童医院,这名出生九天的患儿接受了完全型大动脉调转术。术后由于存在心肌水肿,需要再过48小时才能进行关胸手术。其间,患儿的心脏暴露在外,只有一层无菌薄膜遮盖,不能被挤压、轻易移动,全靠护士们精细护理,24小时轮班照顾,几乎是每分钟都守护在孩子身边观察他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血压、心律变化,以便于在出现异常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每隔15分钟还要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堵管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在CCU护理团队的精细护理下,孩子顺利渡过难关,最终康复出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