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北斗系统≠北斗产品

2021-04-12 13:25:40 作者: 别误会!北斗

近日,由大货车行驶记录仪掉线引发的悲剧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4月10日,唐山市公布调查结果。然而,调查结果只是介绍了事件基本过程,却并未对作为处罚主要依据的“北斗掉线”原因等问题盖棺定论。

所谓的“北斗掉线”

是否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关?

掉线原因会是什么?

类似事件是个案还是多发?

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猜测和热议

不乏有人因为“北斗”这个名字

开始对北斗卫星产生了质疑

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当下,不少北斗研发的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开发者纷纷站出来,为北斗正名。

北斗系统≠北斗产品

古有北斗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斗卫星定位全球。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是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的工作卫星、四十多个地面站、成千上万的用户终端等织就的一张“天罗地网”,与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等是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提供经度、纬度和高度的三维信息。

别误会!北斗系统≠北斗产品

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颖介绍,当前,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公共安全等领域,北斗系统的行业应用早已如火如荼,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利用北斗导航定位能力的相应终端,可以提供真实、实时、有效的“货物轨迹流”,有助于实现高效率的“车货匹配”。

要明确的是

如今市面上的“北斗产品”

并不能与北斗系统划上等号

北斗系统是在太空中组成“星座”

释放出导航定位等能力

但具体如何去使用

则由第三方软件或硬件

也就是“北斗产品”来实现

别误会!北斗系统≠北斗产品

来自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宋叶志,曾负责北斗增强系统格网电离层的研制,他形象地表示:“大家可以把导航系统服务想象成广播电台,而用户是拿着半导体收音机,电台会持续播发节目(通过无线电)。正常情况下,无论用户是否有收音机,信号是持续播发的。当然你想听节目,可能需要从商业公司购买收音机,而导航系统本身是不直接向用户收费的。”

别误会!北斗系统≠北斗产品

同样让大众“烧脑”的

还有北斗地图和北斗导航系统之间的关系

新民晚报曾于2018年4月的科学流言榜辟谣

北斗地图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图。手机地图到底采用了哪个卫星导航系统来做定位,主要取决于手机的硬件,手机中装载了哪个导航定位系统的芯片就能用哪个系统来定位。

正因为北斗系统的口碑好,利用“北斗”的高科技名头忽悠的现象越来越多。不少北斗工程师都提出,对于有些商家借北斗系统之名行炒作之实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阻止,这既是对行业的规范,更是避免大家对国之重器失去信任。

“北斗掉线”原因复杂

多位专家告诉海岸君,可以肯定的是,北斗系统没有问题。宋叶志介绍,在导航系统已经运营情况下,判断其运行是否良好,关键一条是评估导航信号质量。我国有很多专业的评估机构时刻监测导航信号。“而且系统一旦出问题,千千万万的用户也会感受到。”

那所谓的“北斗掉线”

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来自上海一家从事北斗应用开发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海岸君,“北斗掉线”事实上是北斗车载终端的通讯连接中断,具体而言,即“北斗双模汽车行车记录仪”和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之间的通讯断开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