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岁清华医生去世后,仍然救了 7 个人

2021-04-10 22:33:42 作者: 27 岁清华

「儿子,你在去帮助别人的路上,如果还好,告诉妈妈一声,一定要告诉妈妈。」

2021 年清明节,27 岁的王倬榕医师在家中突发脑意外,经抢救无效最终与世长辞。

他的家人决定捐献器官。

「我的儿子是一名医生,他很伟大,他一直在帮助别人,他一定想帮助更多的人。」

「倬榕是能真正体会到做医生和做学术两种快乐的人。」

「他喜欢听周杰伦、还是铁粉,以前总是喜欢在 KTV 里唱周杰伦的歌。」

……

我们联系了王倬榕医生的同学、朋友,试图从周围人的口中还原、并且帮助大家记住,一个真实的王倬榕。

并不意外的决定

据清华长庚医院介绍,王倬榕医师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毕业生。

大学时期品学兼优,曾获休斯顿奖学金、瑞年奖学金、中美宜和奖学金和优秀科研奖等多项表彰,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医学英才计划」,进行卓越医师能力培养。

「他瘦瘦高高的,并不是那种很魁梧的身材,但是脑袋里装满了专业的知识,和科研的想法——基本上就是一个万事通。现在我的脑海里还能出现,他对我们笑的那个画面。」

王倬榕的师姐至今还是很难接受他离去的事实。

她告诉我们:「倬榕是一个有点内向,不怎么喜欢说话的人。平时一直都是默默的去付出,但是遇到事情又总是冲在前面。

有时候,刚入临床的一些师弟师妹们经验不足,他会特别热心地去协助,无论是做一些穿刺,还是有创的检查。

在临床上,老师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关注得到,但倬榕就会仔细地去帮助这些刚刚进入临床的小伙伴。

有的师弟师妹刚刚开始临床值班的话,倬榕就会留到很晚才走。 印象中他从不喊累,也没有抱怨过什么。」

「我们平时在临床工作中,忙起来并不太能关注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时候不舒服,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倬榕就非常照顾人。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身体特别不舒服,恶心头疼,倬榕发现了,就到处帮我找药,甚至主动承担了我的工作,让我休息一个下午:『把你的病人情况都交给我,我来处理。』

我知道他器官捐献之后,并不觉得很意外。因为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很理解,他的家人最后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在熟识的人眼中,王倬榕的形象也是十分统一的——专业扎实、性格可靠。

王倬榕的八年制同学告诉我们:「我觉得他确实是非常适合科研、也非常真心喜欢科研的人。 他给人的感觉也特别扎实,也非常愿意去做写文章,做数据这些工作。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他能从这些当中得到快乐——是一个难得的、能体会到做医生和做学术两种快乐的人。」

王倬榕的师妹也告诉我们:「我和师兄一起转过三个科,在内分泌的时候工作量相对没有那么大,再加上一共只有两个组,大家的关系都很和谐。

倬榕师兄不是很爱说话,我们平时不忙的时候,大家会在一起闲聊,师兄偶尔会参与,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自己看书。

但当我们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去问师兄,他就会放下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认真地回答我的问题。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周五的下午,他一个人坐在最角落的电脑前面,捧着一本书在看。我有点好奇,就凑过去,发现那本书是全英文的,一个中文字都没有。

他一直都是以一个专业特别可靠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在 PPT 大查房的时候,也一直都是范本,不是照本宣科,上级老师经常说,这个小伙子汇报得不错。 看得出来,他对医疗很有自己的想法。」

理想的浪漫主义者

在王倬榕好友的眼中,他的性格则要生动许多。

「如果是别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让倬榕来接受各种电视台、媒体的采访,他一定会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

他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去融入新的圈子,如果让我对他的性格进行评价的话,就是专注、而且特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人。你别看他内向寡言,但是实际上讲起话来非常有趣。」

像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王倬榕也打游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