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 | 大龄自闭症孩子就学就业困难多 家长盼建设“梦想农场”

2021-04-02 23:56:00 作者: 世界自闭症日

4月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努力,关注与消除孤独症人士教育与就业障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患自闭症的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星星一样独自闪耀,又被称之为“星星的孩子”。

在海南,目前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教育成长有哪些变化呢?有哪些积极探索呢?

多年前,我们关注过的那些“星星的孩子”,如今他们已渐渐长大。经过康复训练和干预治疗,他们的成长、教育与生活有哪些变化呢?一路走来,家长们遇到哪些困境,有哪些建设性发展意见呢?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王洪旭 实习生陈逸航

一家自闭症儿童培训机构走廊,家长在等孩子上课。记者王洪旭 摄

小龄自闭症孩子

变化:康复机构增多 政府补贴家长压力减小

“小朋友,来坐我旁边,非常棒!”4月1日下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心理行为专科,一位康复治疗师陪同孩子上音乐课,孩子大胆上前坐在老师身边,一起唱完一首歌,老师奖励一个小礼品。这些“月亮班”的孩子,互动性稍微好一些,家长们也在陪同一起上课。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康复治疗师在给孩子们上课。记者王洪旭 摄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颖表示,该医院儿保科心理行为专科收治了90多名残疾儿童做康复治疗,其中大部分是自闭症孩子。这些孩子来自全省各地,有一些是从儿保科体检筛查出自闭症,转到儿童心理行为专科做康复治疗。

采访中,家长们表示,现在可以选择的康复机构增多了,0-6岁的自闭症孩子做康复治疗,政府一年补贴10个月共3万元,相比以前经济压力减少了很多。

2018年实施的《海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中明确,孤独症儿童开展功能评估、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参与能力训练等,每年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0-6岁补助标准不少于30000元/人·年;7-17岁补助标准不少于10000元/人·年。

目前,海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增多。据《海南省残联关于邀请参加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第三方评估的公告》显示,全省32家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定点机构中,可开展孤独症康复治疗的有17家。

海口雨润特殊儿童教育中心老师在给自闭症孩子上培训课。记者王洪旭 摄

创新:以孩子兴趣为中心 “家园共育”融入生活

“一二三四五......”4月1日上午,海口雨润特殊儿童教育中心教室,三名老师在给两位自闭症孩子上感统课,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跳蹦床,他自己数数到60多下,不让老师帮忙数;另外一个小孩则在老师的陪同下荡秋千,时不时与老师互动交流。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这都是一些积极的信号。

目前,海口雨润特殊儿童教育中心有200多名孩子在接受康复训练,其中自闭症孩子近200名。相比之前,该机构的规模扩大了,接收的孩子也多了。该中心负责人李勇表示,相比之前教学方法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创新方面,不再强制性灌输一些知识,而是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一点一点地把教学融入生活中去。

在海口雨润特殊儿童教育中心,一名自闭症孩子在老师陪伴下跳蹦床。记者王洪旭 摄

其中,一般自闭症孩子有刻板行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交障碍,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3岁以前干预效果最佳,6岁以前干预的效果明显。

近年来,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治疗和教育有哪些创新呢?李勇表示,现在的教育理念中,倡导家长要去接纳孩子,学习自闭症的知识;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将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回家后家长再进行训练和强化,并融入生活中去,这样孩子才能取得好的进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