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瘦肉精羊肉”事件背后:去年肉类投诉暴增2倍

2021-03-20 10:01:42 作者: “青县瘦肉精

原创 李振兴 财经女记者部落

央视3·15晚会曝光河北青县瘦肉精羊肉事件,肉及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受到各界的关注。

其实,双汇、雨润食品等大品牌也曾陷入过“瘦肉精”漩涡。2020年,湖南、山东、江苏等地也曾通报过瘦肉精事件。除出现瘦肉精事件外,2021年2月,哈尔滨检查出冷鲜肉商店的猪肝磺胺类(总量)超标。3月,南昌检测出唐人神麻辣香肠含有禁用兽药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各种肉和肉制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相关产品已非常关注,并且出现更多的投诉。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消费者对肉及肉制品相关受理投诉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其中如双汇等大品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

在业内人士看来,出现青县瘦肉精羊肉一事,主要原因是近两年肉产品价格高企,养殖户只顾眼前小利,无底线地追求高利益所致。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当地缺少规模性的大企业引导组织,进而导致品牌意识薄弱,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肉及肉制品投诉增加也与价格高有关。高价意味着消费者付出更多成本,希望获得更高回报,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就容易形成投诉。专业人士认为,经此3·15曝光,大企业会获得更多资源,加速整合小企业,行业也会更加规范。

养殖分散难规范,折射当地产业发展缺乏组织性和品牌意识

央视315晚会曝光河北沧州市青县养殖户在饲养羊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的情况,再次引起全社会对瘦肉精的普遍关注。

据央视报道,河北青县是一个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大约出栏70万只羊。为了增加瘦肉率,青县部分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了瘦肉精,以获得更高收益。

相关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3月18日24时,百度搜索“青县瘦肉精”相关结果达327万个。对于此事件,农业农村部、河北省、以及沧州市均已采取措施。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等多地纷纷排查来自河北青县的羊肉。河北青县人民政府网站3月16日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行为的通告:要求任何企业或个人严禁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相关主体必须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瘦肉精”自检等举措确保肉产品的安全。

据了解,“瘦肉精”能够促进瘦肉生长,主要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胺、沙丁胺醇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猪、牛、羊等摄入“瘦肉精”后能加速生长、提高瘦肉率,但使用“瘦肉精”后会在动物组织内形成残留,消费者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在2002年就已经严禁瘦肉精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对于养殖户为何使用“瘦肉精”,央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食用瘦肉精的羊“一只多卖五六十元”。一般的养殖户养殖数量都在千只左右,依次计算一批羊就可以多获利5万-6万元,年增加获利超过10万元。

就羊肉领域而言,价格也处在上升区间,羊肉供不应求。2020年,上半年全国羊出栏12935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426万只,下降3.2%;羊肉产量197万吨,减少5万吨,下降2.5%。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1.1%,其中,活羊上涨10.2%。

在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看来,青县之所以出现瘦肉精羊肉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管理水平差,包括当地的监管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主体的管理能力有限,导致出现了部分地区出现瘦肉精的问题。

在肉制品企业内部人士看来,主要原因是当地未能出现规模肉类加工企业,对养殖户进行组织规模化养殖,导致缺乏品牌保护意识所致。该人士表示:“从表面看,瘦肉精事件是部分养殖户唯利是图,只顾眼前利益导致。但根本原因是当地养殖分散,组织性不强,品牌意识弱导致。”

涉及其中的天一肉业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注册资本也仅为300万元。该企业负责人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其屠宰的羊多主要来源于河北保定唐县,因为“我们这边的养殖户实在是太难规范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