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路的“逆行者”年夜饭的“缺席人”,如何就地过年

2021-02-10 08:37:59 作者: 归乡路的“逆

你的怀念,有长度吗?

家,是全部乡愁的归处。新年,咱们总算有理由放下全部,回家。

但是本年,却有无数个你我,为了疫情防控献身团圆,挑选就地新年。新春倒计时,记者走进村庄、大街、工地甚至一趟趟春运列车等底层一线,遇见归乡路上的“逆行者”、年夜饭的“缺席人”……年关将近,他们的怀念有多长?

2162公里:我的脚步,接你“回家”

“您好,有您的快递,家里有人吗?”这样的开场白,32岁的李洪强,数不清自己一天要说上多少次。

李洪强是顺丰速运合肥医药产业园营业点的一名快递小哥,他远在2162公里外的家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此时正处于与疫情“奋斗”的最前哨。

从前新年,李洪强都会带上妻儿,坐上北去的列车,翻山越岭22个小时,回家新年。本年,他甚至都没打开过购票网站,而是主意向公司请求,留守值勤,“我铁定不能回去,倒不如让能回家的搭档早点团圆。”

李洪强的作业从早上7点半开端。邮车一到,他钻进车厢,熟练地转移、分拣包裹,再戴好头盔,跳上电动三轮车,向城市的不同方向动身。

即使戴着口罩,也嗅得出年味。李洪强发现,本年,城市里回乡的人少了,他要送的快递却是多了起来——咸鸭、腊肠、冬笋……这是年货,亦是乡愁。

李洪强也在怀念家园的美食:“牵挂家里做的地三鲜、猪肉炖粉条。”他说,“家里的老一辈们也很怀念咱们,尤其是二零一六年,我儿子出世后,他们就盼着新年碰头时能抱抱他。”

这让他愈加确认手中每一份快递的分量。“尽管我不能回家,但我的脚步能减轻他人对家的怀念。”李洪强说。

1822公里:团圆总有“时差”

春运列车的汽笛声,涵义着归途,对施凤荣来说,却是离乡背井。

她是我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泰深车队的一名餐车长。按方案,岁除当天,她在江苏泰州至深圳东的K91次列车上,全程1822公里。岁除夜,这趟车接近江西九江,并将一路向南,又一次把家园合肥“抛”在死后。

本年春运完毕,施凤荣就要退休了。再看一眼陪同了自己27年的餐车——12张餐桌,48个座位,纯白色的窗布……多少次春运,这儿曾被挤得满满当当,此时却显有空空荡荡。

“都在建议就地新年,本年这趟车乘客少了一半。”施凤荣说着话,扎起头巾,系上围裙,擦洗起每张桌子,哪怕鲜有人莅临。

归乡路上,食物是乡愁最好的安慰。每个餐点,不再年青的施凤荣都会推起餐车,车头车尾来回跑,一天下来步数常常“霸屏”朋友圈。

往前数至少16个新年,施凤荣的怀念都会跟着列车的跋涉不断拉长。“曩昔没有手机,都是到站后在站台公用电话亭打个电话报平安。”施凤荣说,听着电话那头儿子唤妈妈,眼圈一红就得憋住泪,匆忙挂断电话,回到车上假装泰然自若的姿态。

现在一家老小都在铁路作业,聚少离多已成为施凤荣新年的常态。“上一年因为疫情,咱们盛行视频‘云’集会,其实咱们家早习惯了。”她说,铁路人的年夜饭要么提早,要么推延,团圆总有“时差”。

但是辞旧迎新仍旧叫人等待。餐车6名作业人员,有老有少,早已亲如一家。厨师长杨雄伟写好了年夜饭菜单,“12道菜,道道硬!”服务员胡楠楠盘算起安置作业,“贴上窗花,挂上灯笼,年味儿一下就足了”。到时,餐车一家子约上列车上的一咱们子一同,热热烈闹过个年。

1363公里:升起小太阳,照向家的方向

此时,合肥西郊的董铺水库旁,一片600亩的大工地上,一派如火如荼。塔吊参差树立、渣土车鱼贯而入,200余名建造工人昼夜不歇,几天后,他们将在工地上迎候新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