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祖国 造福桑梓(侨界传真)——三位归国华侨的奋斗故事

2021-01-31 10:38:50 作者: 心系祖国 造

原标题:心系祖国 谋福桑梓(侨界传真)——三位归国华侨的斗争故事

版式规划:张丹峰

曾有侨民说:“出了国今后,才知道乡情有多深。”或许正是这一切身感受,造就了“侨”这一特别集体。在海外心系祖国,回国后谋福桑梓,他们对这块土地和公民爱得深重,在斗争中书写了精彩人生。

二零二零年,出人意料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动了许多人的日子,他们也不破例。困难与应战面前,他们知难而进,以自己所学所长,呼应国家所需、社会所需。今日聚集的几位侨界人物,是广阔归侨的小小缩影。

——编 者

吴向未和医疗队驰援武汉

没有惊天动地 只要医者仁心

本报记者 孙立极

作为新疆石河子大学隶属医院医师,二零二零年吴向未(图③)的大部分时刻都花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上。

上一年2月4日,他地点的医疗团队从石河子驰援武汉,是援鄂医疗队中最远的一支。一个多月时刻,吴向未作为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暂时党委副书记、心思干涉组组长,每天穿行在病区、会场和后勤保障区,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喉咙常常说不出话。

回想那段日子,吴向未觉得其实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都是一点一滴的普通日子:在冰雪交集的2月,脱下防护服,鞋套竟倒出了汗水;有天暴雪压塌了他们作业的帐子,CT还在出陈述,一位同志用手把帐子顶了起来,咱们持续作业;一位年青护理作业时晕倒了,清醒后榜首句话却是“我还没接班呢,怎样就出来了”……

这些阅历让吴向未毕生难忘,深深体会到“医者仁心”沉甸甸的内在。从武汉回来,作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院长,他给学生们上了许多思维政治课,讲武汉故事,告知他们“医师便是要治病救人。学医者更要了解生命、敬畏生命,敬重自己这份工作”。

吴向未发现这场疫情改动的不仅仅他的心态。有一次他去参与儿子的家长会,教师忽然介绍,有位家长参与了援鄂医疗队,家长们听到后,一同向他拍手。吴向未彻底没有心思准备,感觉自己遭到了英豪般的对待。前段时刻,援鄂医疗队在医院大厅拍短视频,围了许多病人和家族,他们纷繁竖起大拇指,让吴向未很感动,“那一刻我充沛感遭到社会对医师的敬重”。这场疫情更让他慨叹万千:“有哪个国家能把疫情敏捷操控得这么好?!又有哪个国家的公民这么自觉协作?!”

1973年出世的吴向未在安徽长大,1991年考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结业后留校。2005年他赴美国留学,体现优异,取得美国医学会青年学者奖等多个奖项。5年后,吴向未抛弃了许多可贵的时机,决议回国、回到新疆、回到母校。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挑选?“只要在新疆,才干发挥我的利益。”吴向未说。现在,吴向未不但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讨范畴取得效果,他和团队还探究出一套医治包虫病的新方法,效果已在全国推行。

阅历了2020特别的一年,吴向未说自己除了当好医师、做好医院管理作业外,还要把更多时刻放在教书育人上。“培育更多优异的学生,服务当地老百姓。医学教育做好了,功在千秋。”

黄亚欣用大数据串起村庄衣食住行

“一户一码”助力村庄复兴

孙立极 崔 妍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黄亚欣(图①)取得第八届“我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领奖时,他慨叹良多。

28年前,同样在公民大会堂,他收取的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时黄亚欣30岁不到,出国十年再回国,他已从研讨生物基因转向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时,他还不到40岁。2015年,他受当地政府之邀,走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2县市,兴办贵州领会农产品大数据有限公司(简称“领会”),使用大数据精准扶贫。明知这条路如山路般险恶,黄亚欣说,州政府的却之不恭,“广阔村庄的确需求我”。

“领会”以“一户一码”的方法,为每个贫困户赋予绝无仅有的“一码”。带着“一码”,他们出产的农产品直达广东的餐桌,一起收入也由“一码”直达乡民账户。使用“一户一码”,2017年黔南州贵定县建档贫困户9300多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一户一码”遭到广泛认可。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