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地瓜加工煤改电,漂洋过海赚大钱

2020-12-09 15:59:52 作者: 山亭地瓜加工

“整块芋头比肉贵,一斤卖到23块,二孩工作干得比俺大,俺今日正式投降了……”

十二月6日,79岁的曹玉存老汉走下山顶,走进山下的德丰食物有限公司,看到几百口儿人围着一块芋头忙得脚不沾地,看得呆若木鸡,也看得心服口服,一席话说得我们都笑起来。

二孩叫曹广峰,本年49岁,是老汉的二儿子,也是德丰食物的总经理,便是由于他坚持要用电加工芋头,爷俩闹翻。

爷俩都是土生土长的曹山顶村人。不同的是,白叟山顶生山顶长,至今还住在山顶老村,整天满山满峪地放羊。儿子走过南闯过北,回乡创业,出口创汇,成为镇上榜首、区里响名、市里挂号的企业家。

曹山顶坐落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是沂蒙山西南的一个深山顶。曹家祖上早年逃难到这儿,是芋头救了命,又给了养家糊口的生计。蒸熟、去皮、切条、晒干,芋头变得软糯可口,历久弥甘,被乡亲们亲热地称为“地瓜枣”。一到芋头丰盈,户户搞加工,村村起工厂,家庭作坊用大铁锅,小工厂用煤锅炉,加工出来就地暴晒,场院、房顶都是。“家家冒黑烟,户户晾黄金”,曾是当地一景,部分产品出口日韩。

“用电?能行?”老汉当过三十年村干部,对新事物不排挤。关键是,山顶多少年前就想电盼电,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扶贫山区,村里才通电。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24棵水泥杆,满是老汉带人肩扛人抬,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请上山。多年来,无论是“两改一同价”,仍是新一轮农网改造,都因村里用电需求太小, “只动小手术”。供电线径由4平方,换成16平方,再换成30平方,变压器从山顶挪移到山下,容量仍是30千伏安。“转瞬便是三十多年,唉,照明还凑乎,搞加工怎样能成?!”

“用煤?自己不嫌熏,国家还不让呢!”曹广峰前些年回乡做起了收买芋头加工制品生意,贱价收散户,再高价卖到青岛。但是,频频退货,赔多赚少,让他领教了家庭作坊的不靠谱,也打开了他自己出资搞加工的创业路。买锅炉,招工人,建起德丰食物厂,曹广峰的芋头加工流水线,不再遭受退单,需求直线上升,完成年销二三百吨。2017年,头脑灵活的曹广峰,总算直线联系到日本客商,并成功约请其到现场调查。客商说,山顶环境未经污染,适合开展有机地瓜,仅仅他的加工规划太小,晋级才干接到大单。如星星之火,一会儿燎起了他的用电加工梦。

“仍是用电好,让他试试呗……”来了个劝架的,叫华明芳,也是本村人,五十出面,干了大半辈子电工,现在在镇上供电所上班。一看电工拉偏架,儿子一直不垂头,白叟来了脾气:“给我滚!混砸了锅别来找俺!”

一千平方米的烘房,三千平方米的加工房,四千吨的冷库,……一个新厂在山下建起来。不仅如此,曹广峰还在山顶打出一眼160米的深水井,整出三千亩的梯地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试点山顶有机地瓜农场栽培。

让曹广峰惊喜的是:他建工厂,枣庄供电公司无偿架电到厂门口,順梢改了村上电网,新上3台变压器,变电容量到达650千伏安;他在山上打井,供电公司又无偿新上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起25棵电线杆。本年疫情来袭,每月电费打九五折,一年省了2万多元。华明芳说,无论是免费架电,仍是阶段性降价,这都是上面推出的新方针,叫曹广峰赶上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