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人物记」耀州夫妻香菇基地齐忙碌 双双就近就业把家顾

2020-12-07 10:41:30 作者: 「脱贫人物记

残雪未消,寒意袭人。庙湾镇蔡河香菇基地棚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干活景象,工人的额头上甚至都沁出了汗珠。

在棚里,小编见到了今天的主人公兰伟伟。初见兰大哥,他正忙着搬运菌棒,每袋六棒,约重37斤,轻松抬起,麻利儿装车,不到十分钟,兰大哥就和其他工友装满了一小车。在他们休息间隙,小编和兰大哥聊了聊。

兰大哥告诉小编,他和媳妇都在香菇基地务工,他这段时间干的主要是装卸这样的体力活儿,之前他还干过给菌棒注水的工作,注水相对来说技术含量高一点儿,收入也高。媳妇现在就在隔壁棚给菌棒装袋。

他们就像在完成一场接力,媳妇把菌棒装袋,兰大哥将媳妇装好的菌棒装车,然后漂洋过海到韩国,让韩国朋友的餐桌上多增一道美味。

谈起在基地务工的感受,兰大哥说:“在基地干活心里会踏实好多。家里老人年事已高,总有些小病小灾的;再加上小孩年纪还小,离不了人,尤其老二才出生不久。以前在外打工家里有啥事儿也不能及时照看到,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现在好了,家门口的香菇基地给了我们一个好机会,农闲时来这儿干活,一天下来,我和媳妇两个人能挣二百多,活儿不重收入也还不错。”说着这些的时候,兰大哥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而后他又说到:“我现在想法很简单,先踏实学技术,后期有机会想自己承包大棚,在这一方面柳林村的崔战峰就是我学习的榜样。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自己也得争口气,把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对得起帮扶干部为我们奔走忙碌。”

精准扶贫的政策让他们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劳有所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像兰大哥这样,选择回乡务工的还有很多。据基地管理人员介绍,目前仅蔡河香菇基地就有200余人在岗,他们大多都是本村村民。在日常管理中,他们会经常给来基地务工的村民做培训,一来方便村民上手,提高工作效率,二来教给村民一些技术,帮助他们转型做新时代农民。同时,他们也鼓励贫困户承包大棚种植香菇,通过“借棒还菇”的形式破解贫困户初始资金不足、没销路的难题。

小编相信,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兰大哥可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愿望,借助小香菇改变家庭的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脱贫荣光。

(t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