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自己

2020-12-03 21:17:20 作者: 马晓春:见天

看纪录片是一种什么感受?相较于电影,电视剧,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有人说纪录片真实,不做作,没有表演,所以一切看起来都很舒服。

也有人说摄像机里是众生相,摄像机外更是如此,乃至更多。

看着别人的故事,寻找自己的影子,这个过程就很有趣且充满价值。

而纪录本身,又何尝不是一个值得看见、值得说出的好故事呢?

所以,他来了。

2018年5月31日,丹东广播电视台马晓春和摄影师毕晓亮在鸭绿江断桥大型青铜群雕《为了和平》前鞠躬致敬后,开始了纪录片《遥远的桥》的拍摄之旅……“你纪录的不是你的生活,但是,当你随着那些一开始与你毫不相干的人们,慢慢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时,那种微妙、复杂的感觉,是难于言传的。”说起纪录片,马晓春的言语中满是热爱与执著。

拍摄《遥远的桥》仿佛是一种注定

纪录片《遥远的桥》讲述了鸭绿江上的中朝友谊桥和鸭绿江断桥的故事,它采用编年史的形式,选取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伪满洲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时期丹东等作为本片的时代背景,分为《岁月山河》《烽火年代》《铁血英雄》《丝路追梦》四集,每集50分钟,紧扣“不忘历史、拒绝战争、珍爱和平、憧憬未来”这个主题,更直观地对历史进行了还原。

“一天,在《为了和平》雕塑前,有一男子拿着父亲的遗像一边哭着一边打着电话,‘妈,我就站在鸭绿江桥上,当年父亲就是从这座桥过的江。’我当时看到了这一幕,上前一问得知,他来自四川,是一名志愿军烈士的儿子,此时此景一下触动到了我。”说起拍摄《遥远的桥》的初衷,马晓春说起了这样一件事。

作为丹东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马晓春时常接待外地来丹采访的记者,很多记者都将鸭绿上的这两座桥作为他们的采访首选,他们非常想了解这两座桥的历史。“很久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条件一直不成熟,作为丹东地理性标志,我也想近距离探究这两座桥的历史和它背后的故事,想还原它。每次到江边看到这两座桥,更可以解释为一种‘注定’。”马晓春进一步说。

普通人就是“明星”

《遥远的桥》在拍摄过程中,采访了很多人,其中有抗美援朝老战士、辽宁大学专家教授、地方史研究员、收藏爱好者、导游等,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镜头下是如此的自然,讲述了他们心中的这两座桥,让你瞬间感受到把遥远的桥拉近到了自己的身边。“镜头下的他们是普通人,但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明星’,他们用乐观、认真的态度,为纪录片呈现一种力量。”马晓春说。

寻找有价值的史料是拍摄人文历史纪录片最难的。纪录片的脚本策划是地方史爱好者邓传军,本身因严重的痛风,在查找资料和地图的时候,他常常要趴在地上,难受的时候将脚抬起来坐在地上。有时中午只简单吃一口饭后,下午继续干,等想站起来时,腿已经不好使了。

“已70岁的地方史专家赵万兴,30多年来一直研究安奉铁路的历史和现状,这次我们找到他时,他领着我们寻访了多个安奉铁路的历史遗迹遗址,听他讲述了一个个安奉铁路历史活的见证。”马晓春说。

《遥远的桥》第三集《铁血英雄》中完整地使用了十年前马晓春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黎民时的画面。“他是64军政治部摄影组组长,部队接到命令入朝参加第五次战役中,为了抢拍一幅全景式志愿军通过浮桥过江照片,他抓拍的一张‘龙头’刚刚踏入朝鲜的土地,‘龙尾’还在祖国土地上的瞬间的照片成为了经典。”马晓春回忆说。如今,黎民老人已去世两年,《遥远的桥》中的画面是对老人最好的怀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