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立: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

2020-12-03 17:57:56 作者: 叶剑立:只做

图为叶剑立。

企业家简介

叶剑立,汇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宝集团”)董事长。通过多年努力,汇宝集团连续8年跻身全国缝纫机行业十强,纸箱包装产业位列台州前三。

“我想我只能称得上是一个企业主,担不起企业家这个名。”谈到企业家精神,叶剑立甚是谦虚,他认为企业家应该在领域内有相当的影响力,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汇宝集团缝制设备产业虽然跻身国内10强,但与前三强的产值差距悬殊。

只做有把握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叶剑立说,汇宝集团能发展到今天,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实。“换句话说,就是有多少力量,办多少事。自己如果虚荣心膨胀,会导致企业的战略布局好高骛远,一着不慎,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叶剑立说,他原本在一家缝纫机厂当厂长,1993年年底辞职后创办台州市纸箱厂,直至1998年接手哥哥经营亏损的缝纫机厂。“当时的这一决策非常慎重,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我是考虑了资金、市场、自身经验等种种问题,并对此极有把握情况下,才接手的。”

随着包装厂和缝纫机厂的不断盈利,汇宝集团的资金不断丰盈,很多人建议叶剑立投资其他产业。1999年,摩托车行业迅猛发展,2006年至2007年,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很多企业赚得钵满盆满。

“面对这些机会,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企业肯定是希望赢得更多的利润。”叶剑立说。曾经,他就差点投资了整车摩托车厂,有市场、有渠道、有生产能力,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他召集“汇宝智囊团”进行研究,智囊团的专家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投资摩托车厂,每年大约能有2000万元的盈利,而汇宝集团正处于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阶段,如果扎根缝纫机行业,将企业做强做大,也至少能争创2000万元盈利,那又何必花精力去折腾一个新的领域?

“幸好我当时冷静思考再三,最后收手。我只有这么多的资金,如果投入其他产业,那企业就没有资金扩大规模增加产能,也无资金投入研发,汇宝集团也不会有今天。”

每个阶段都需不断自我定位

“企业不断成长,但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想要长足发展,每一阶段都需不断自我定位。”叶剑立说,汇宝集团每一步稳扎稳打,现在更是在“稳、实”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快”的要求,即创新和快速反应。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常规化缝制设备销量下滑。叶剑立从为防护服企业保驾护航的过程中发现商机,果断决定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研发并生产医用防护服专用的生产设备热风缝口密封机。“疫情发生后,医用防护服市场需求量增长,国内不少企业加大产能和跨界转产,对封胶机的需求量急速增长,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叶剑立说,汇宝集团以热风缝口密封机微切口,带动包缝机、平缝机、厚料机等系列的销售。此外,该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创新营销手段,抢占疫情后逐步回暖的国内市场。“今年,我们将稳步完成2019年年底制订的战略目标,逆势发展。”

“市场不缺机遇,但机遇往往稍纵即逝。企业领导者需要果敢,但这种果敢并非是盲目下决定,我们能抓住疫情期间的机遇,靠的并非只是简单的运气好,而是我们多年在领域内摸爬滚打的经验,对市场的敏锐的捕捉能力,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叶剑立说。

责任编辑:余彩虹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