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派出所所长驻村扶贫的419天

2020-12-02 09:24:41 作者: 一个派出所所

“我叫陈如亮,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公安局黄莲派出所所长,2018年6月19日,我到黄莲乡芭蕉溪村驻村扶贫,419天后的2019年8月13日,我结束了扶贫工作。我驻的芭蕉村112户5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从当初人均收入不到1800元,脱贫后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这是陈如亮驻村日记的最后一页。

与农户一起劳动

“脱产脱贫攻坚,既然已经参战,我就要当好党委政府的排头兵和敢死队,也要当好市县公安局的前沿哨兵和侦查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决战在即,临阵脱逃,就是一种背叛。”陈如亮驻村第一天写在驻村笔记本首页上的参战誓言。如今,翻看笔记本,回想脱贫攻坚战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永远储存在他的生命里。

回想刚进入芭蕉溪村,老百姓的脸上和眼里都对驻村工作队员心中疑虑。经过开村组会,化整为零,开家庭会,开三五户的连片群众会,让群众讲出心里话、提意见,让陈如亮们找到了脱贫攻坚的突破口。

召开群众会

突破从找水源开始。

芭蕉溪村,乍一听村字,好像不缺水,其实是一年四季干旱。缺水一直困扰芭蕉溪村群众生活。

在找到离村里10多公里的水源后,扶贫工作队负责人负责资金和水管筹备。

陈如亮到另外一个村协调水资源。

不到一个月,一条发源于原始森林腹地,横跨两个村,全长8.9公里的地埋水,流到芭蕉村。

工作队在芭蕉溪村修了一个50立方的蓄水池和两个20立方的分水池,从此芭蕉溪群众家家户户用上清澈的山泉水,芭蕉溪村民脸上满是笑容。

水是生命之源,陈如亮驻的芭蕉溪村,有了水源后,群众开始进入新的生活。

为孤寡老人送粮油

接下来是芭蕉溪村5个孤寡老人与陈如亮的故事。

他们是兰祥权、兰祥福、何友开、何德昌、何德富老人。在黄莲这几年,陈如亮每月一个老人100元的生活帮助,两月或者一月去一次老人家看望,给他们打扫卫生,已经成为陈如亮几年来的生活习惯。

如今党的政策好了,老人们不缺一日三餐,但是看见别人家闹闹热热,而自己家门前冷清,心里特别难受。

因此,逢年过节,5个老人是陈如亮必须要去看的。粽子、月饼、汤圆、饺子、米皮、米粉、油盐酱醋等佐料,换季衣服的准备,这些年陈如亮学会了给老人添置选衣服。难怪兰祥福逢人便说:“虽然我和哥哥兰祥权都是五保户,这几年有派出所的民警,有陈所长的关心问候,我们心里面过得踏实,他们就像我的儿子。”

乍一听,有点假,不可相信,真正了解的人一定会相信他说的是心里话。前年兰祥福肺气肿生病严重,是陈如亮他们把他送去医院抢救,才活了过来。每次陈如亮去看他,他都会眼泪汪汪的拉住他的手,要是没有他的及时送医,他骨肉都打响了(当地土话,意思人去世了)。“在老人有生之年,我会继续坚持照顾他们,因为这份特殊的'父子情'已经走进我的生命。”陈如亮说道。

去年腊月二十六日,陈如亮像往年一样给老人们买年货送去他们家。在他准备离开时,突然,79岁的兰祥权大声喊:陈所长!你等哈!你拿钱叫我给你割的肉已经熏好腊肉了,你带回去过年不要忘了……他听到后赶紧离开,害怕老人家提腊肉出来追上来。

深入群众家中

再来说说安心菜园的事。

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的一项民心工程,尤其是对黄莲这样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人居的地方,更是意义重大。

居住在芭蕉溪村高子弯的27户124个人,全是苗族同胞。

2018年正月十六,27户124人搬出大山,进城当居民。

初入县城,山里人很多不习惯。习惯了靠山吃山,搬到城里离开大山,没有了土地耕种,坐如针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