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倾听》播出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重磅访谈

2020-11-24 18:38:06 作者: 《可凡倾听》

11月2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深度访谈栏目《可凡倾听》播出了《大医精诚——钟南山院士专访》,钟院士和曹可凡一起,完成了一次对自己人生的回望。节目播出后,引发轰动,“钟南山谈疫情期间最大压力”迅速冲上热搜榜。

“我们没有太多谈疫情,而是选择了他人生中的几个横断面,我希望从他的成长中,找出他今天之所以成为共和国英雄的‘因’。”曹可凡告诉记者。据了解,下一期《“赤脚”走出的国士——李兰娟院士专访》,将于11月28日19:10在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钟南山

医者的大爱都来自家庭

自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怎么说”已然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敬仰来之不易。从17年前“非典”肆虐时那一句掷地有声的“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到今年一月那张感动无数国人的高铁餐车照片,从医半个多世纪的钟南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国士无双,获得了“共和国勋章”至高荣誉。而李兰娟院士那张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庞,也向公众诠释了什么是医者最美的容颜。《可凡倾听》没有多谈疫情研判,家风传承、家庭教育,成了节目追溯钟南山或李兰娟“动因”时详细聊的话题。

“父母给我最大的教育可以概括一句话,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这是给我一个最大的教育。”钟南山说。

在治学严谨上,钟南山受父亲影响至深,但他对人的同情心,则是自母亲那里学来。他有一位同学考上了北大,没有钱坐火车,钟南山就帮他向自己母亲求助。母亲很为难,“你的车票钱都是我们想尽办法凑的,怎么可能呢?”钟南山知道家里困难,就算了,但过了两天,母亲却还是想尽办法又给他筹了10块钱,让他拿给“家庭困难”的同学。“要知道那个时候到北京的火车票,还不到20元,这个事情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钟南山说,自己工作几十年,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就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对于如今钟南山的为医、为人,钟院士动情地说:“我想他们要是知道的话,应该觉得……没白养我,应该是这样。”

如果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那父母的教育就是画笔,出身医者世家的钟南山如此,出身贫寒农户家庭的李兰娟院士也如此。当年,李兰娟放弃28元固定工资的代课教师,而在农村做收入只有几块钱的“赤脚医生”,完全就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在李兰娟看来,虽然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的人品却为自己树立了榜样。

“她一直以来都是助人为乐的,帮助别人家都会尽心尽力的,自己苦一点也不计较的这么个人。而且非常勤劳,非常淳朴。”因为父亲去世早,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母亲。后来李兰娟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也有母亲一路的照顾。这些,也将在下一期李兰娟院士专访中讲述。

李兰娟

找准共和国英雄的人生剖面

主持人曹可凡也是学医出身,今年一直在高度关注疫情的发展,《可凡倾听》已经做了四档疫情相关医者的访谈。“疫情严重时,我们请了瑞金医院的瞿介明教授以及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但他们纯粹是谈疫情防控,是以专家的身份;后来做了张文宏教授,则是疫情和个人都谈一些。”

到这两期做两位院士,曹可凡则想找到大家比较少切入的角度,“疫情他们谈得很多了,我想了解他们医者担当、敢医敢言背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风骨的‘因’。”

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大医学院) 读研究生时,曹可凡的导师是校长王一飞。而王一飞是钟南山在北京医学院的校友,当年留学英国时同一组留学生。“访谈前,我跟钟院士已经接触过几次,比如一起做中国医师公益大会的主持人,我一直没好意思跟他讲这层渊源,但心理上,我对他就特别有亲近感,”曹可凡说,“加上他不苟言笑的样子、说话的方式,跟我们父辈这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特别相像,我觉得不陌生,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人生当中,一定是有几个片段对他来说,影响是比较重要的。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