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拜父为师传承“盘龙”菊艺

2020-11-14 09:19:38 作者: 女儿拜父为师

李江本科读的湖北工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的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都跟园林相关,但又不是直接跟菊花打交道。毕业后,李江自己开公司做景观设计,同时在湖北大学兼职当代课教师,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是什么改变了李江的决定?李江说,直接原因是去年11月金秋菊展期间,沙湖公园举办的武汉首届菊花研讨会。当时,父亲因为赴上海参加全国菊展抽不开身,委托她替他作了一次“菊花的培育与新品种”主题演讲。

李江根据父亲的指导整理制作了PPT,回顾了父亲的菊艺生涯、研发新品种的情况,呼吁更多有志之士参与武汉菊花新品种研发。

会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菊花专家王彩云劝李江:“你父亲一身绝学,如果得不到传承,那真是太遗憾了。你是‘长江的女儿’,基础好,起点高,能不能接你父亲的班呢?”

李江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以前,自己更多地考虑自己,而没有替父亲、替武汉的菊艺界考虑过。在“盘龙系列”菊花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作为父亲的女儿,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自己责无旁贷。

李江跟丈夫沈家桉商量,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一心跟父亲学养菊花,传承“盘龙”菊艺。同是做园林景观设计的丈夫爽快地同意了,说:“你去吧,养家的事情就交给我。”

■ “学习养菊后,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李江说,小时候,有一次她到解放公园菊圃玩,亲眼看到父亲颈椎病发作时晕倒在水沟里,当时真把她吓坏了。

“读小学时,父亲没有接送过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每次出去玩,都是妈妈带我去。他每天早出晚归,难得看到他的人影。就连吃饭,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做好了,送到菊圃去。”

“有一次,我到解放公园菊圃看他,他不管我,只对我说:‘你莫瞎跑,把我的花踩断了。’我很伤心,觉得父亲只宝贝他的菊花,不宝贝我。我曾经生气地对他说:‘你是菊花的爸爸,不是我爸爸!’”

李江说,学养菊花近3个月,耳闻目睹,她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10月上旬,武汉金秋菊展即将全面“上线”,而此时的菊花虽已有花蕾,却未盛开。采购商已经迫不及待来“打货”。

在是否要“发货”上,父女俩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李建祥认为,不应将含苞欲放的菊花“放”出去,因为“火候”未到,现在还不是菊花颜值最高的时候。

李江则认为,含苞欲放的菊花摆出去,过几天自然会开放,早几天晚几天有什么关系?

李江去搬“救兵”,就此请教在武汉指导金秋菊展布展的杭州资深园林专家余昌明。余昌明也认为,菊花的花蕾也是一种美,提前摆出去,让武汉市民欣赏菊花开花的整个过程,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2:1。李江把“救兵”的意见告诉父亲,不料父亲仍坚执己见:“不行不行,花蕾虽然可以观赏,但从花蕾到开花有一个过程,这个空当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养护不到位,菊花就是开了也达不到最佳效果。”

最终,这批菊花硬是被他留在菊圃里呆了几天,才出现在菊展布展现场。

“一个人能不忘初心,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同一件事情,而且努力去做到最好,真心不容易。这份执着和坚守也是一种美德,我觉得用这种精神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李江说。

长江日报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赵旋 张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