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阅读在上海④|上海书画社一甲子:一笔一画间体悟古韵

2020-10-30 09:20:15 作者: 艺术阅读在上

从60年前成立的上海文化老字号朵云轩木版水印编辑部,到更名上海书画社与上海书画出版社,从早期的书法字帖出版物到以专业图书和普及图书互为支撑,建构起以学术出版为高地的专业出版社,再到中国书画与艺术的出版重镇,上海书画出版社对几代热爱书画的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2020年是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的系列报道“艺术阅读在上海”,本次对话的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立翔。

“书画出版社缘起于木板水印,这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聚合,通过手工的,传统的印刷方式,来认识中国古代的出版和书画。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和对中国书画的认识,就在一笔一画一刀一切的过程当中体会的。无论是从图像到内涵,这种体会使得书画出版社与其他的出版社不太一样。我觉得能让书画社更深入,更细致地去体悟古韵与古人精神。”

王立翔走进与朵云轩木版水印工作室相邻的上海书画出版社,来到总编室,越过一堆堆码得齐齐的各类大块头书画书籍,才看到坐在办公桌后面的王立翔。他挪出一块位置,坐下,聊起上海书画出版社——他到这里已经工作十多年出头了。这十多年对他来说,既是圆了他儿时就就喜爱书画的梦,但另一方面,对他而言,更有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从1960年,从建立朵云轩木版水印编辑部,再到上海市出版局批准朵云轩出版书籍,1978年定名为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谈起书画出版社沉甸甸的历史与在读者心中的份量,王飞翔对此感慨颇多。

1900年,光绪庚子朵云轩主人谨识

1980年代的衡山路社址,衡山路237号六十年来,书画社出版图书总计达7600余种,出版门类遍及大型艺术图像文献集成、学术研究著作、字帖、印谱、画谱、艺术画册、普及读物、工具书、教材和专业期刊等各个方面,建构起以学术出版为高地,以专业图书和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专业出版架构,出版的大量图书成为读者的案头常备,文化艺术建设,对几代读者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人画史》在王立翔看来,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基因来自于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缘自一种真正的工匠精神,并细致耐心地去体悟古人的精神。之后,随着人才的培养,书画社经过转型后,站在学术、研究和创作等多方面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而在未来,书画社将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不同时代中不断打造和适应新的竞争力。

对话|王立翔澎湃新闻:今年是上海书画出版社60周年。您到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也十年多了,这十多年间,你对上海书画出版社的认识也应当经历了一个过程,想请你先谈谈这一方面。

王立翔:我学的是中文系,后来读古典文献,所以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学习期间都涉及了些。书画艺术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种呈现方式和载体,小时候受各种因素、诱导,然后就萌发了。

1985年毕业后进入出版行业工作(古籍出版),主体工作是古籍整理,文史为主的研究出版,艺术门类也有所涉及,相对少一点。但我一直延续了从小对传统书画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书画出版社和古籍出版社很类似,都是一个专业的出版社,前者专门从从事以书画艺术为内容的出版。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受到书画出版社的教育。所以无论是从读者的这种角度来看,还是从出版人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都对书画出版社充满了感情的。从读者来讲,就是学习,从出版人来讲是弘扬和传播。这种工作特性叠加在一起,对我来讲可能更抱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在里面。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