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勇立潮头,奔涌向前

2020-10-26 16:42:10 作者: 新青年勇立潮

一腔热血投身建设八年如一日,从技术管理到生产管理到EPC项目经理,华东新青年李晓龙追随着公司转型升级的步伐,在时间和实践的磨砺与沉淀后,实现了个人精彩的蜕变。

入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2012年6月,见习生李晓龙站在了中建科工南京青奥中心项目的门口。初入现场负责技术管理的他,带着几分学生时代的青涩,饱含一片投身建设的赤忱,腼腆却又坚定。面对未来和未知,李晓龙只管出发前行,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与学习中,沉淀自己、收获成长,赢得了项目部全体人员的认可。

告别青奥,他又先后奔赴江阴澄星大厦、青岛市民健身中心等多个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为后续发展夯实了专业基础。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他还考取了双专业一级建造师证书。

短短几年时间,李晓龙先后获得了“华东优秀团干”、“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华东大区十佳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一时间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他说:“正是那段时间的磨练,让当初的我快速成长。只有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不愧对公司给予的信任!”

时间的海浪不断翻滚,他却还像最初一样,犹如一朵坚韧的浪花,矢志不渝,奔涌向前。

转型,做进击的一线“冲锋舟”

2018年9月,李晓龙接到华东大区的紧急调令,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中心项目正在前线呼唤炮火,急需投入更多人手,打赢300天极限工期的履约攻坚战。没有一刻犹豫,李晓龙和他的同事们第一时间投身到项目前线,开始了八个月日夜奋战的征程。

作为第一批从江苏公司空降食博会项目的“援军”,李晓龙不仅面临着极限工期带来的严峻考验,同时,这也是他入职以来第一次负责生产管理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当千钧重担压在肩上时,中建科工人骨子里敢打敢拼、使命必达的精神劲儿就被激发出来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当时就特别希望来到项目上,因为这是在我职业道路上能够在高压状态下学习EPC总承包管理知识的一次难得机会,所以自己也是比较迫切地想到项目上去学习。”

然而,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现场生产管理工作仍然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项目的钢结构工程,这也是淮安食博会项目最大的难点。按照传统的钢结构施工管理,项目至少需要配备30人的管理人员,但实际上钢结构项目部当时只有7人。7个人怎样完成30个人才能干成的活?李晓龙和他的团队陷入了苦战。从钢材采购、加工,到现场堆场、道路、设备等安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事无巨细地部署周详。项目的钢结构工程实行白班、夜班轮换的倒班制,七大工区每一个区域都需要专人负责,为了确保现场钢结构安装的顺利进行,“上午六点半到现场,晚上十一点多回去”,甚至在工期紧张时,通宵坚守也是家常便饭的事。2019年春节,李晓龙和他的团队坚守一线,大年三十晚上在工地上吃的年夜饭,确保顺利完成钢结构鱼尾螺栓球网架滑移施工的第二次滑移。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李晓龙和淮安食博会项目团队一起,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百舸竞流千帆进,用热血青春,用团结奋进,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矢志拼搏的应急攻坚奋斗故事。

扬帆,做勇立潮头的排头兵

2019年5月9日,第二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正式开展。同年,三十而立的李晓龙被任命为宿迁学校马陵中学西校区扩建工程EPC项目经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激动。原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被公司看到。这是我第一个独立负责的项目,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这是当时李晓龙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是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可是积淀了丰富经验的他迅速完成了角色转变,自上任起就明确了项目班子分工,并身先士卒及时推进各项任务。李晓龙明白,只有团队每一个人都肩负起责任、贡献出力量,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项目进场初期,场地内有一排高压线严重影响项目桩基施工,委托业主帮办拆改流程需要2个月,但项目的桩基施工工期只有45天。为了不影响宝贵的工期,李晓龙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业主单位,并主动与供电公司沟通,仅用了25天就完成了拆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在开工滞后一个半月的情况下,第一个取得审图合格证及施工许可证,在宿迁市十一所学校项目中率先完成主体封顶,并在江苏公司2019年年终考核中拔得头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