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刘洪彪:是浪得虚名还是名副其实?

2021-01-04 02:24:37 作者: 书法家刘洪彪

人一旦走红,必将迎来两个极点:获夸奖和遭打击。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名人只获夸而不遭抨的,如明代董其昌、清代康有为、民国鲁迅等,获夸之余也遭到了不少打击——夸与抨共存已是天然的社会现象。

刘洪彪作为我国书协副主席,长时间担任书法国展评委,在艺术圈里,他的热度堪比娱乐圈流量明星。

可是,他也没有逃过这个社会现象——长时间以来,他和他的书法著作都是人们争议的目标,有的说当之无愧,有的说浪得虚名。

咱们欠好点评一个人的人品,由于这需要从干事、为人、说话等多个方面考量,而这些咱们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仅仅道听途说。

但关于一个人的书法著作,咱们却能够点评,由于著作写出来便是让人看让人点评的,不过也有一个问题。

人与人所具有的常识不同,你是学经济的,我是学搬砖垒墙的,他是学中医的,天然会在审美上不同。

在赏识同一幅著作时必定发生好坏两种不合,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依然得不出合理的好坏,怎么办呢?

坦白讲,这个问题无解。所以,只能从别的一个视点来看,即:著作给我的感触是什么样的?

刘洪彪草书给我的感触有以下三点:

1)线条流通

赏识他的草书犹如看两条黑蛇在房梁上环绕,时而头尾缠在一同,时而尾缠头不缠,时而身缠头尾不缠。

书写速度时快时慢,就好像驾驭轿车的老司机,快慢全在掌控之中,没有一丝严重。

2)空间比照激烈

粗细的比照犹如一棵被削去脑袋的垂柳,粗大健壮的主干上又发新枝相同,初看虽有些突兀,但却又不失天然。

黑和白的比照时松时紧,有时右边一行稠密,左一行忽然松懈,有时上一字紧凑,下一字忽然铺开,没有规则可循,笔之所至,性格所至也。

3)墨色天然

饱蘸一笔,一笔而下,直至笔毫写枯方再次蘸墨。最初漆黑,受运笔速度的影响期间还会呈现时断时续的飞白,越往后越枯,犹如人的终身的发色相同,少壮时漆黑,中年略有青丝,晚年全白。

这三点感触是让我喜爱刘洪彪草书的理由,但还有一点让我的感触不太好,便是在印章之外运用第二种颜色“备注”,即朱色(赤色)。

他的大都著作中,都有朱色备注的现象——本来一幅著作盖完章就完毕了,他非要在正文空白的当地用红笔写多行小楷后记。

或许是为了规矩上的和谐,但却让人感到惧怕,假如咱们见过早年出土的秦汉时期的棺椁,定会和我的感触相同。

假如他的著作没有备注,那么便是我心中神往的著作。

至于他是浪得虚名仍是当之无愧,在最初所说的那个社会现象中,因人而异,没有肯定的对和错,只要个人的倾向。

这也是天然的、遍及的社会现象,咱们打击“农人无用”的王福重教授,而咱们之外还有不少人在支撑他呢。

退一步说,董康鲁等人尚不能免被打击,更何况一个今世的刘洪彪!